據利馬和卡亞俄城市交通管理局(ATU)的數據,秘魯的第一條地鐵線路在第一個月就接待了超過五十萬名乘客。
利馬地鐵 2 號線全長 5 公里的 1A 段于 2023 年 12 月 21 日開通,已經有 530,000 名乘客通過其五個車站,1 月 18 日一天的高峰期為 26,401 人次。
地鐵線的第一階段連接埃維塔米恩托和Mercado Santa Anita,在90天的試用期內向公眾提供免費旅行,希望該市的人們在引入車票之前熟悉火車。
該線路上的第一個和最后一個車站最受乘客歡迎,第一個月分別接待了約150,000人,而óvalo Santa Anita是使用最廣泛的臨時車站,有98,464名用戶,其次是Colectora Industrial,74,074名用戶和Hermilio Valdizán,55,393名用戶。
新路段從起點到終點需要7分鐘,比傳統公共交通工具的35分鐘縮短了旅行時間,設計為每天可容納60,000名乘客。
1A階段只是地鐵計劃中的地鐵2號線的一小部分,該地鐵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完全建成后覆蓋秘魯首都的27公里和27個車站。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