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山東省市場監管行政許可業務培訓會在濟南舉行,濟南市市場監管局政策法規處就濟南市市場監管局在加氫站充裝許可方面總結探索出“頂層規劃先導、部門并聯推進、許可容缺受理、專家提前預審、全程指導幫扶”的濟南經驗在全省進行了介紹。
近年來,氫能產業發展已成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謀求未來競爭新優勢、 搶占新能源技術制高點的重大舉措,濟南市市場監管局緊緊圍繞省市工作要求,在明確不同類型加氫站許可辦理條件,一企一策打造定制化服務內容,強化審管企三方聯動為加氫站安全運行保駕護航等方面為濟南市加氫站的合理布局、安全運營打下了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濟南全市已建設運營加氫站6座,加氫機28臺,日加氫能力5000公斤。濟南已經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60輛,氫能重卡20輛,環衛車15輛,形成了覆蓋萊蕪、章丘、高新東區、新舊動能轉換區近150公里的氫能應用走廊,對后續開發全市用氫場景、山東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協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