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南京大學氫能與燃料電池檢驗檢測中心項目簽約落戶常熟高新區。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鄒志剛說,南京大學與常熟的合作源遠流長,雙方有著深厚的友誼,一直保持著良好的互動,并且已經有了聲谷、生態研究院等重大合作成果。南大的多個教授團隊也落戶常熟,深化產學研融合,為常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撐。當前,氫能源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常熟的氫能產業基礎,為南大氫能與燃料電池檢驗檢測中心項目落地提供良好的支撐。未來,項目將全力支持常熟在氫能賽道的發展戰略,致力于打造國家級氫能與燃料電池產品檢驗檢測中心,助力常熟氫能產業邁上高質量發展新臺階,推動氫能產業規范健康發展。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院長王伯根表示,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將在人力資源、檢測技術開發、檢測設備等方面加大對檢測中心的投入,希望以雙方檢測中心共建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南大物理學院和常熟高新區的產學研創新合作。
常熟市委副書記、市長秦猛代表常熟市委、市政府對項目的成功簽約表示祝賀。他說,常熟是江蘇省首批出臺氫燃料電池產業扶持政策、最早發布加氫站布局規劃的縣級市之一。常熟著力構建完整的氫能產業鏈生態,成功引進了氫能產業核心項目50多個,項目總投資近百億元,集聚形成了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示范應用、氫燃料電池及核心零部件生產的全產業鏈。此次項目的落地,有助于進一步完善常熟氫能產業發展生態。常熟將一如既往提供舒心服務、暖心保障,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讓項目落得安心,雙方攜手共筑氫生態,共享氫未來。
南京大學氫能與燃料電池檢驗檢測中心成立于2011年,由南大物理學院牽頭成立。該中心是國內首家通過國家認監委CMA資質認定、檢測項目范圍最廣的專業氫能與燃料電池檢驗檢測機構,中國合格認可委員會(CANS)認可的實驗室,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燃料電池產品認證簽約實驗室。中國燃料電池標準委員會副理事長單位、全國燃料電池及液流電池標委會成員、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燃料電池分會理事單位。南大氫能檢測中心參與起草了多項燃料電池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合作單位包括博世、一汽、中國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等眾多知名新能源企業和研究機構。
檢測中心將充分發揮南京大學氫能與燃料電池檢驗檢測中心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優勢,在5年內爭創國家氫能與燃料電池產品質量標準實驗室,助力常熟成為全國氫能示范區的產業技術研發與產品質量標準高地。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