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氫能展整理:
法規政策
1、七部門:穩步提升燃料電池汽車應用規模,鼓勵地方加快氫能基礎設施建設
9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方案》提出,深入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示范,穩步提升燃料電池汽車應用規模。鼓勵地方加快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中遠途、中重型燃料電池商用車示范應用。《方案》還提出,支持開展車用芯片、固態電池、操作系統、高精度傳感器等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
2、遼寧召開氫能發展座談會
8月29日,遼寧全省氫能產業發展座談會在沈陽召開。會議強調,加快清潔能源強省建設,積極搶占氫能發展制高點,全力推進氫能產業蓄能起勢、快速成事,為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增添“氫”動力。要抓場景示范,針對普遍的、遼寧獨有的、超前的氫能應用場景,實施分層分類推進示范應用。
上游制氫
1、8億歐元補貼!歐盟氫銀行試點拍賣即將啟動
近日,歐盟委員會公布了歐洲可再生氫生產試點拍賣的條款和條件(T)。這是歐盟擴大可再生氫生產的重要一步。此次拍賣由歐盟氫銀行(EU Hydrogen Bank)旗下的創新基金資助,計劃于2023年11月23日開放。此次拍賣將向歐洲經濟區(EEA)的可再生氫生產商提供高達8億歐元的獎勵。這項支持將采取固定溢價的形式,在十年的運營中,為每公斤可再生氫生產發放補貼,以彌合生產成本和需求支付意愿之間的差距。
中游儲運
1、內蒙古氫能走廊起點,氫能制儲運銷一體化示范項目簽約落地!
8月,黃河集團與烏海中太氫能科技公司,在內蒙古烏海市海勃灣區簽訂了氫能制儲運銷一體化示范項目合作協議。該項目是由中太海事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牽頭,攜手中石油管道局和黃河集團,共同規劃打造的“烏海-呼和浩特純氫管道”暨“內蒙古氫能走廊”的起點項目,分二期建設,總投資超50億元。
2、儲氫企業在上海嘉定近8億重大項目將開工建設
9月4日,嘉定安亭鎮2205號地塊由彼歐藍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土地摘牌,將建設彼歐藍能四型儲氫瓶量產工廠項目。這是上海市級重大項目,計劃今年11月底開工,項目位于嘉定氫能港范圍,占地面積約37畝,擬建建筑面積約2.8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7.7億元,工期18個月。項目建成后,主要從事高壓氫瓶、儲氫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應用場景
1、北京已推廣氫能車超2000輛
9月4日下午,在2023服貿會上,京津冀智慧氫能大數據平臺面向公眾進行了展示。截至目前,平臺已接入2691輛氫車、19座加氫站以及120項實時數據。過去2年,北京市氫能車輛搭載的燃料電池電堆功率提升了1倍,成本下降了40%,國產化應用率接近100%。
2、鵬飛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裝備制造項目開工
8月31日,鵬飛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裝備制造園,全景展示鵬飛氫能領域產業布局、創新技術與產品成果。孝義經濟開發區氫能產業園暨鵬飛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裝備制造項目作為呂梁市代表項目在與會領導的共同見證下開工奠基。
特別推薦:? ?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現場參觀報名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