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雄韜股份董秘在平臺回復投資者問題時說,公司核心專利包含氫燃料電池用的排放物回收循環制氫系統、制氫儲氫裝置、具有儲能功效的備用電源系統、制氫速率可控的連續水解制氫系統、一種方形鋰離子電池封口板及其鋰離子電池、高壓連接器中熱敏電阻有效性檢測系統、方法和存儲介質、一種多腔體結構的鋰離子電池、一種鋰離子電池極片及涂布方式等多項涉及燃料電池、鋰離子電池及酸蓄電池的專利,其中已拿證書及已獲國際檢索報告的共計205項,在受理途中的共計246項專利。 氫燃料電池業務是公司重要的戰略業務,去年國家出臺了氫能示范城市群的相關政策,隨著各地具體實施的細則出臺,對氫燃料電池是巨大的利好和良好的開端!
目前氫燃料電池處在產業發展初期,同時前期投入的研發成本巨大,后續仍需戰略性堅決投入!公司在深圳、武漢、大同、廣州、陽泉及青島等地投資設立子公司推進氫能產業,現擁有標準實驗與檢測中心4座,直接投資產業鏈企業9家,合作產業內研究機構5家,參與研制多款氫燃料電池整車,擁有70余項氫燃料電池整車公告,搭載雄韜燃料電池系統及電池電堆的氫燃料電池汽車,行駛里程已超過1300萬公里。
隨著儲能市場的日漸壯大,公司于今年下半年開始大力拓展儲能市場,公司基于在國內外擁有較好的客戶基礎,除近期公司于指定平臺公告的、中南電力、RELIANCE等相關儲能客戶外仍有如國電投、中國國能、VICTRON等知名企業。鋰電包含10月份已接單未出貨約10億人民幣,其中儲能電網側儲能在手訂單1.45億,鐵塔能源管理9千多萬,加上海外客戶需求,累計約3億儲能訂單,另潛在在談基站儲能+電網側儲能項目接近5億,預計于今年落地。公司也將跟隨行業市場發展,不斷完善產能結構,貼合市場需求。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