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業走勢
1、廣汽豐田將引入氫能豪華轎車產品
廣汽豐田9月26日透露,豐田第二代MIRAI氫能豪華轎車將于今年年末以進口車方式,導入廣汽豐田渠道開啟銷售。MIRAI作為豐田旗下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汽車,2014年在全球上市,目前全球銷量已超過2萬臺。第二代MIRAI一次充氫3分鐘,即可實現近800公里的長續航行駛。
2、吉電股份: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取得核準備案
9月23日晚間吉電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日前收到吉林省發改委通知,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取得核準(備案)。項目總投資63.32億元,該項目將建設風電項目700MW,光伏項目100MW,新建一座220千伏升壓站,配套40MW/80MWh儲能,新建制氫、儲氫及18萬噸合成氨裝置。
3、中天華氫揭牌!中天科技聯合國家能源集團,正式入局氫能裝備制造!
9月21日,中天華氫有限公司在江蘇如東揭牌。注冊資本1.2億元,經營范圍包含站用加氫及儲氫設施銷售等,是落戶如東經濟開發區的首個氫能裝備項目。該公司由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能源集團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三方共同持股。其中中天科技持股比例51%;低碳院和國氫科技分別持股24.8875%和24.1125%。
4、三維化學:齊魯氫能一體化項目有序推進
三維化學近期在投資互動平臺表示,齊魯氫能(山東)發展有限公司氫能一體化項目一期,目前正有條不紊開展中。項目前期安評、環評、能評已通過專家評審。相關專篇正在編制中。高壓氫單元設計近尾聲。
2企業動態
1、中國石油在上海的第二座加氫站投入使用!
近日,上海臨港新片區第二座加氫站——同匯路綜合服務站投入使用。這是中國石油在上海的第二座加氫站,被列入臨港新片區2022年度清潔能源基礎設施重點項目,也是中運量T2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國石油、申能集團、臨港投控集團合資成立的上海中油申能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設,設計加氫能力2000kg/12h。
2、陜西旭強瑞清潔能源有限公司氫能重卡交付投運儀式舉行
近日,陜西旭強瑞清潔能源有限公司“綠色動力,氫享未來”氫能重卡交車投運儀式隆重舉行,這是繼去年9月氫能重卡汽車運輸示范應用后,陜西旭強瑞在氫能重卡汽車運輸方面邁出的堅實一步,為韓城創建氫能示范城市注入綠色“新動力”。
3、科迪威迅氫能業務,廣州中心啟動儀式圓滿成功
近日迪威氫能汽車銷售(廣州)有限公司開業儀式暨氫能源智慧運營平臺啟動儀式盛典在廣州灣區氫谷氫能產業園舉行,并取得圓滿成功。活動現場舉行了迪威氫能汽車銷售(廣州)有限公司開業儀式暨氫能源智慧運營平臺啟動儀式,與合作方簽訂4份合作協議,現場1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交車儀式。
4、816萬元!中國船舶七一八所中標中石化勝利油田制氫裝置采購
日前,中國石化國際事業有限公司發布勝利油田新能源電解水制氫裝置采購制氫單元設備評標結果公示,公示顯示,中標候選人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投標報價為816萬元。
5、陜煤集團彬長礦業超超臨界CFB示范工程制氫設備招標!
9月23日,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下屬企業陜西彬長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低熱值煤660MW超超臨界CFB示范工程制氫設備采購招標公告。要求投標人具有國內300MW及以上等級機組火電工程PEM質子交換膜中壓電解水制氫系統合同業績4份。
3國際視野
1、氫能源部長會議在日本召開 2030年全球氫能供應量增至9000萬噸
日本經濟產業省等9月26日在東京舉辦了各國部長共商促進利用氫能源的“氫能源部長會議”。會議提出力爭到2030年使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制造的全球氫能供應量增至9000萬噸。今后將在全球共享這一目標并加快行動。
2、美國首例天然氣摻綠氫發電示范項目報告:摻氫35%碳排放減少14%
美國紐約電力局9月23日宣布,成功利用綠氫與天然氣混合燃料發電,減少了改裝通用電氣燃氣輪機的碳排放。該項目位于美國紐約長島薩福克,布倫特伍德小型清潔發電廠,由紐約電力局、GE和法國液化空氣集團的子公司Airgas合作牽頭啟動。這是美國首次對現有天然氣發電設施的改造,該設施能夠使用氫氣與天然氣混合來為工廠供電和發電。美國該州已強制要求到2040年實現電力部門的零碳排放。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