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滘口加氫站在廣州市荔灣區滘口汽車站西南側舉行奠基儀式。滘口加氫站計劃總投資1200萬元,設計日加氫量為1000公斤,將滿足100-150輛各類型氫燃料電池車輛的加氫需求。記者了解到,滘口加氫站項目作為氫能源產業鏈的基礎設施,通過加氫站投資建設的帶動,布局氫燃料電池汽車生產及運營、氫能產業集聚園區開發、加氫設備生產研發、新能源技術咨詢、運營平臺技術服務等上下游產業的投資與運營,獲取收益。同時通過提前布局氫能源產業,搶占市場先機,為日后新能源業務打下良好基礎。未來,還將與滘口加油站、充電站一體化經營,建成集油、氫、電一體的綜合能源補給站,為燃料電池汽車推廣和運營商業化提供保障,拉動上下游產業的投資與發展。
氫能被譽為21世紀的“最清潔的能源”,兼具高效、可持續等諸多優點,正在逐步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氫能的持續發展,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環節,是走低碳綠色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
根據《廣州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0年)》,2025年,全市公交、環衛領域氫燃料電池汽車占比不低于30%,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實現千輛級規劃的商業化推廣應用,建成加氫站不少于50座。
滘口加氫站項目是由廣州公交集團下屬企業廣州中運產業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雄川氫能科技(廣州)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承建。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全力以赴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力爭早日投產運營,使該加氫站項目成為合作雙方成功范例,實現企業發展雙贏、經濟與社會效益雙豐收。
“十四五”規劃中提出要組織實施氫能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氫能產業。目前,我國氫能源正處于發展起步階段,其中加氫站是氫能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直接關系到氫能源產業鏈下游的應用,影響氫燃料電池車的發展。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