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背景下,城市物流正在向新能源進軍,打贏京津冀藍天保衛戰,京津冀示范城市群氫燃料汽車在行動。今年3月,智藍汽車向北京順億達運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順億達)交付了100臺氫燃料冷鏈物流車,這是國內首次批量交付并用于商業運營的氫燃料冷鏈物流車,滿足了用戶在肉類、水果、蔬菜、水產品、乳品、速凍食品以及疫苗、生物制劑、藥品等冷鏈產品物流配送方面的需求,也標志著冷鏈物流進入氫時代,為北京藍天保駕護航。
截至8月12日,順億達氫燃料冷鏈物流輕卡運營總里程超過78.8萬公里,平均單車運營里程 7880公里以上;氫燃料電池客車運營總里程超過43萬公里,平均單車運營里程8600 公里以上。
作為京津冀示范城市群氫燃料電池冷鏈物流車和客車運營應用推廣項目,順億達深入推進示范運營業務,打造數字科技運營平臺,不斷開拓運營場景,探索人工智能管控工程,創新多元化商業模式,高質量的完成了應用推廣各項工作。在示范運營期間,該公司與物美、首農、盛世華人等形成戰略合作關系,業務涵蓋生鮮配送、餐飲物流、醫藥運輸等領域。以“保安全、保民生、保藍天、保新鮮”為運營宗旨,通過數字科技運營平臺的高效管理,賦能場景運營,為企業提供高效的運營服務。
以“數字科技+智慧運營”為核心競爭力,該企業建成了一套涵蓋數據監控平臺、客戶服務平臺等完整的數字化運營管理系統。系統集智慧運輸、司機管理、車輛管理、關鍵零部件管理、客戶服務等全鏈條功能于一體,打通商品、車輛、關鍵零部件信息之間的數據孤島,依托數字孿生驅動現實世界,賦能全產業鏈運營管理。科技助力,環保效應立竿見影。據了解,100輛氫燃料冷藏車有效解決了續航的問題、減少了柴油消耗,每年將會為北京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3000噸。
據介紹,氫能產業是解決人類所面臨的能源短缺、環境劣化等問題的終極解決方案,被冠以未來能源和終極能源之稱,隨著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示范應用以及“雙碳”目標的達成,發展氫能產業成為了人類能源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轉型的必由之路。作為京津冀示范城市群氫燃料電池冷鏈物流車和客車運營應用推廣項目,順億達將以數字科技為載體,以人工智能為發展方向,為“雙碳”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