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鋰電動力汽車如火如荼大發展時,氫燃料電池汽車也默默地進入了高速發展期。中汽協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0.1萬輛和0.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8倍和3.5倍。其中5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3輛和103輛,同比分別增長5.4倍和10.4倍。
氫燃料電池車產銷量的突然加速,與我國在2021年底陸續開始的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密切相關。繼北京、上海、廣東之后,河南、河北兩大城市群也獲批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截至目前,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已涵蓋47座城市,跨地域“合縱連橫”,扮演著全國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排頭兵”的角色。
氫燃料產業成國家重點發展方向
步入2022年,在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之下中央及地方政府對氫燃料產業的重視程度明顯加強。2022年3月24日,國家發改委正式公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明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同時,《規劃》為氫能產業擬定了三個五年發展計劃:到2025年,初步建成較完整供應鏈、產業體系,燃料電池車保有量達到約5萬輛;到2030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清潔能源制氫及供應體系;到2035年,形成氫能產業體系,構建涵蓋交通、儲能、發電、工業等領域的多元氫能應用生態。
全國各地也競相加大對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布局推動力度,政策明顯“加碼”,重點項目接連落地,產業發展日漸活躍的信號清晰釋放。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內蒙古在內的多個省份都在近期發布了氫能產業規劃文件。其中《上海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提出,到2025年,建設各類加氫站70座左右,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突破1萬輛,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長盈精密等上市公司值得關注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大發展,也必將帶動產業鏈中的一大批企業快速崛起,特別是核心關鍵零部件供應商將持續受益。在A股市場,長盈精密、美錦能源、雪人股份、雄韜股份、德威新材等上市公司都是我國氫燃料電池及汽車產業的重要參與者,也是A給市場上的主要氫能源概念股。
其中,長盈精密在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領域掌握了核心技術。公司在互動易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在氫燃料電池金屬極板領域正在為國家重大裝備客戶承接相關研發任務,已基本掌握了氫燃料電池金屬極板的關鍵技術,且形成了研發和生產所需要的設備配置、工藝條件和相關技術開發的人才團隊,現已經得到部分氫燃料電堆企業的初步認可。
氫燃料電池系統由電堆與進氣系統、冷卻系統、供氫系統和電控系統等構成,其中雙極板作為氫燃料電池電堆的重要組成部件,其功能主要是保證氣體在電極表面的流動,將反應氣體輸送至膜電極,收集電流和熱量,同時排出電池反應中生成的水。一般而言,在電堆成本構成中,金屬雙極板可占42%。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