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的最新數據統計得知,今年10月份,國內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車共銷售6045輛,環比9月份(5758輛)增長4.98%;同比2021年10月份(4354輛)增長38.84%??梢?,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車發展勢頭正旺。
那么,10月份,國內主流新能源客車企業具體表現如何呢?哪家企業銷量最好,誰又踏進了前十名?各細分市場的表現怎樣?
第一商用車網在統計客車銷量數據時得知,10月,宇通客車、中車電動、福田歐輝榮登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車銷售前三甲,分別銷售1112輛、813輛、718輛;并且,排名前十企業中只有宇通逆勢突圍,當月銷售破千輛一躍奪冠。
同時,中通客車10月銷量為545輛,是除排名前三企業外,唯一一家銷量突破500輛的客車企業;相較9月份,中通客車由第七位躍升至第四位,其銷量也有目共睹。
而南京金龍憑借當月385輛的銷量,成功晉級第六位。其余五家企業里,除廈門金龍、廈門金旅和東風股份較9月排位未發生變化外,上海申沃由9月的銷量第四位跌至10月第十位。
從各企業表現來看,10月,在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車銷量前十的企業中,有5家企業實現了環比正增長。其中,南京金龍表現最為亮眼,環比增長超8成,成為10月大中型新能源客車銷售增幅最大的企業;中通客車也是緊追其后,環比增長超5成。同時,福田歐輝和宇通客車也分別實現了36.76%和23.42的環比正增長;廈門金龍則是環比微增,增幅僅為0.69%。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0月份的大中型新能源客車市場,除了中通客車和東風股份(因去年同期銷量為0,故不計其同比變化)外,其余8家企業均實現了同比正增長的表現。這其中,南京金龍增長勢頭最猛,暴漲12倍還要多,達到了1227.59%;其次便是福田歐輝,同比增幅也達到了三位數,為232.41%。宇通客車和蘇州金龍的同比銷量也均超過5成,分別為54.87%和54.73%;中車電動同比銷量也達到了34.38%。除廈門金旅同比增幅為個位數外,廈門金龍和上海申沃差距并不是很大。
另外,從10月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車銷量前十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看,它們的合計份額超過了8成;銷量前五企業份額也達到近6成。而位列前三位的宇通客車、中車電動和福田歐輝均占據兩位數的市場份額,其余七家的市場份額并沒有拉開特別大的差距。
1~10月:宇通份額19%奪冠 歐輝/金旅/申沃增幅破百
從1~10月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車累計銷量來看,各新能源客車企業累計銷售35377輛客車,比去年同期(29332輛)相比,增長18.91%。在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里面,宇通客車、福田歐輝和比亞迪榮獲三甲。其中,宇通客車1~10月累計銷量最高,高達6745輛,占據了19.07%的市場份額;福田歐輝和比亞迪的累計銷量均超過3000輛,累計份額也均接近9%。
在其余7家企業里面,除了上海申沃和南京金龍的累計銷量未突破2000輛外,剩下的5家企業累計銷量均在2000~3000輛區間。
而與去年1~10月累計銷量相比,各企業的表現可以說“相差懸殊”,10家企業呈現出“7增3降”的趨勢。其中,廈門金旅累計銷量同比增幅最高,達213.29%;福田歐輝和上海申沃也呈現出三位數的增長,漲幅分別達198.97%和130.76%。
另外,從1~10月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車銷量前十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看,合計份額近8成;銷量前五的企業,份額也突破5成。
10月份,公交客車是唯一一個實現同比、環比同時增長的細分市場,同比增長達到47.21%,接近5成,環比增長也接近10%;臥鋪客車及其他客車僅實現環比增長,增長幅度接近4成(由于去年同期并未銷售,故不列入計算)。不過,最為“慘淡”的當屬座位客車,同比、環比均為負增長。
其實,受疫情、公轉鐵、公轉航等因素的影響,加之今年很多城市都開放了城際鐵路及市郊鐵路,客運市場受到的沖擊最大,因此座位客車呈現負增長也正常。而公交車面臨年底補貼截至及換車周期等問題,購買量較大也不難理解。
而1~10月份,臥鋪客車及其他客車表現最好,增幅達7倍還要多;其次便是座位客車,累計增長逼近4成;公交客車累計增長最少,還不到15%。小編猜測,臥鋪客車及其他客車的累計增長份額最大,有可能是因為核酸檢測車等車型的拉動,增長速度更快一些。
從市場份額來看,無論是10月銷量還是1~10月累計銷量,公交客車的市場份額都是最大的,均在9成左右;座位客車則是受疫情反復影響,在形勢緩解時,偶有小幅的購車量。而近年來,受國家政策的影響,臥鋪客車已經停止生產并陸續停運,因此,臥鋪客車及其他車型這部分細分市場的微增,可能也是通過常規客車改裝專用車所拉動的。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