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見智能駕駛,開創美好未來。6月24日,2023中國(鄭州)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大賽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落下帷幕。
本次大賽是我國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參賽規模最大、技術領域覆蓋最廣的賽事,來自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中車、上汽、宇通等整車制造企業,帆一尚行、百度、新石器、文遠知行等知名自動駕駛企業參與,共計360余支隊伍同臺競技。通過激烈的比賽角逐,中車電動C12AI(12米智能駕駛)在本次大賽中脫穎而出,分別榮獲智能駕駛挑戰賽商用車組比賽和城市公交車線路挑戰賽的第二名——“技術優勝獎”。
未來出行新體驗,C12AI斬獲超高人氣
本次大賽安排了實車封閉場地和開放道路多場景工況,以及網絡安全、車聯網通信、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算法仿真等內容豐富的比賽項目,是全國范圍內第一次針對實車道路網聯場景設置的單項賽事,主要考核智能網聯車輛在真實道路環境下的實時應變能力。身長12米的C12AI以賽場任務完成最快、反應最敏捷脫穎而出。
比賽現場,C12AI利用車、路、云協同技術,快速繪制比賽場地地圖,規劃應對比賽規則的控制算法,通過車路協同技術集合結合優化感知融合算法,高效地完成了七大功能考核。C12AI的精準和智能,也讓我們再次驚嘆于科技的硬核,每一步都“到位”的精準停靠,更快速地完成比賽任務,向現場所有人展現出智能駕駛的實力和魅力。一個充滿智能與科技的智能網聯時代正加速向我們走來。
C12AI作為面向未來出行打造的智慧成果,更是在現場引發高度關注。據現場技術人員介紹:“這款車搭載中車第三代智能駕駛系統,而且還配備智能攝像頭、線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多類傳感器,可以做到‘耳聰目明’,在不被干預的情況下自動檢測周邊環境變化,并自主作出判斷及動作,從而實現自動啟停、自動轉向和換道、自動調頭、自動識別交通標志和信號燈等。”
感知出行需求變化,深耕智能駕駛領域
智慧出行,是交通強國戰略的重要一環,更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作為智慧交通發展的中堅力量,多年來,在品牌、產品、技術等領域,中車電動開展了“系統化、多維度、深層次”的探索與創新,市場口碑及應用場景持續進階。
2017年,中車電動第一代智能駕駛系統客車在株洲開放道路公開路試。目前,中車智能駕駛巴士已經在長沙、無錫、上海、法國巴黎、重慶、宜賓等國家和地區示范運行,累計運行里程已突破近10萬公里。
緊跟前沿潮流,把握市場脈搏,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創新融合——未來,中車電動將進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以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擦亮中車產業“新名片”,持續領航全球智慧交通發展新征程。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