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能達與粵港澳大灣區某客戶簽訂了首個基于5G的公專融合MCS(mission critical?Service,關鍵任務通信服務)解決方案項目合同,金額約2000萬元,這是海能達5G+公專融合在軌交領域的首個成功案例。
該項目將為粵港澳大灣區某軌道交通客戶提供基于5G的公專融合MCS解決方案,搭載了近千臺海能達首款5G專業安全終端PNC560,對海能達打造5G行業應用示范,以及在公專融合領域的業務拓展兼具重要意義。
5G+公專融合首個成功案例,助力公司卡位5G行業應用大賽道
公專融合是海能達重點發力的成長型業務,基于窄帶專網的領先優勢以及寬帶技術的持續投入,海能達在公專融合領域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積極推動行業標準制定,并逐步構建開放的生態圈。2021年,公專融合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近一倍,成為增速最快的業務板塊,截止目前,海能達已與全球行業客戶及20多家運營商合作搭建了200余個公專融合平臺,形成百余個行業應用案例。
在此之前,相對成熟的公專融合應用主要基于4G/LTE技術與窄帶專網的結合,5G行業應用尚處于成長初期,而5G的發展為公專融合業務提供了大帶寬、廣連接、低時延的管道資源和豐富的應用場景,能更好地滿足垂直行業需求。根據Grandview?Research預測,全球2020年5G專網市場規模為9.2億美元,2020-2027年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7.8%,市場規模隨垂直行業客戶的需求提升高速增長。
海能達本次為客戶提供的基于5G的公專融合解決方案,包括MCS平臺、近千臺5G行業終端以及相關配套服務,是5G端到端整體解決方案。
本項目是海能達在5G+公專融合應用在軌道交通領域的首個成功案例,將幫助海能達在5G行業應用大賽道上形成卡位,衍生更廣泛的行業應用。項目的順利實施將為海能達打造全球軌道交通行業樣板點、打造5G行業應用示范,對海能達公專融合領域業務拓展具有重要意義。
公專融合是專用通信寬帶化演進的方向,將構建新的業務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除了傳統語音調度外,行業用戶對多媒體傳輸、智能化應用、大數據分析等需求正快速增長,同時也希望擁有更可靠、更安全、更高速率的網絡環境,在此背景下,新的寬帶技術與窄帶技術融合共存、協同發展,并逐漸形成了公專融合的產業發展趨勢。
公專融合依托公網管道資源的優勢,并與窄帶數字專網相結合,通過系統軟件平臺搭建相對私域的網絡環境,配合智能化的終端和應用,形成一套業務、平臺、網絡、終端多層整體協同的解決方案,保障客戶關鍵任務通信。其中,基于3GPP標準體系的MCS技術以及更為靈活部署的PoC技術成為下一代關鍵通信演進方向,已逐步得到產業共識,并持續向5G演進,根據研究機構Omdia報告,預計未來五年,用戶數量將以17%的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快速發展。
公專融合在多個層面打破了傳統業務邊界,為海能達帶來了新的客戶和市場機會,并構建了新的業務模式,打造與運營商及行業客戶合作共生的生態系統,為海能達帶來了新的業務增長點。海能達公專融合解決方案已經成功應用于公共安全、應急消防、鐵路、機場、城管、物業等多個行業,服務多種關鍵行業用戶,為垂直行業帶來全新價值。
軌交新基建將迎來高速發展期,專用通信業務捷報頻傳
到2025年,我國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向世界一流水平邁進,規劃將5G、物聯網、大數據、AI等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率顯著提高,自主化先進技術裝備加快推廣應用納入主要發展目標,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五年內將從6600公里提升至10000公里。近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也提到要適度超前要建設現代化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便捷高效的城際鐵路網,發展市域(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軌道交通新基建將迎來高速發展期。
海能達已陸續為國內深圳、長沙、廈門、合肥、西安、南寧、貴陽等多個城市的20多條地鐵線路,以及亞洲、歐洲、北美和拉美多個國家的軌道交通客戶提供專用無線通信解決方案。近兩年,海能達在軌道交通專用通信領域捷報頻傳。2021年6月,全資子公司與深圳市十二號線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正式簽署了專用通信系統設備及服務采購合同約2.26億元,成為海能達軌道交通整體系統集成解決方案“首單”。上個月,子公司中標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13號線專用通信系統采購項目約4355萬元,在軌交行業再次獲得重大突破。
近日落地的大灣區軌道交通5G+公專融合項目,說明海能達軌道交通整體解決方案能力得到了行業客戶充分認可,有助于海能達5G+公專融合業務在全球軌道交通領域的拓展。未來,海能達也將繼續推進技術創新及變革,為全球更多軌道交通用戶提供恰如所需的專用通信解決方案和服務。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