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企業興旺發達的基石。中鐵十二局七公司堅持誠信立企,牢記央企擔當,履職主責主業,先后獲評“全國AAA級誠信單位”、湖南省“信譽百強企業”“重合同守信用單位”“AAA等級信用企業”。
信字當先,質量管理“不放松”。近年來,受經濟下行壓力、疫情反復等多重因素影響,工程建設行業普遍存在原材價格持續上漲、人工成本不斷上升等問題,整體盈利空間也被不斷擠壓。在最現實的是非曲直抉擇面前,七公司堅持從客戶利益出發,嚴把原材料進場關,抓好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積極推進標準化管理,定期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公司專門編制下發了《缺陷整治管理辦法》,通過加強教育培訓、專項檢查、實體檢測,現場質量意識與管理行為得到有效提升與改善。大張高鐵智家堡御河特大橋、西成高鐵秦嶺天華山隧道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連徐高鐵大許特大橋獲評中國鐵建杯優質工程;松江有軌電車、上海大蘆線航道整治工程獲得上海市市政工程金獎。每一項工程都是一塊“金字招牌”,為公司經營滾動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長沙磁浮快線
履約踐諾,工期約定“不打折”。疫情期間,對全公司分布在多個地市工程項目的勞動力調配和材料供應提出重大挑戰,各項目合同工期、節點要求卻沒有因疫情影響而順延,導致進度管理任務十分艱巨。公司克服重重困難,堅決履行合同義務,確保各工程節點目標如期實現。對新上場項目,公司高度重視項目前期策劃,緊抓技術和經濟預控,在大臨工程、重要方案、大型機械設備、重大工期節點上下好先手棋,確保工程進度按期推進。對在建項目,他們堅持常態化梳理和管控機制,特別是對重難點項目進行每周梳理,工期緊張的項目做到實時盯控,確保項目均衡快速推進。公司總部嚴格實行節點考核,全面提高項目進度管理整體掌控能力,對于制約項目推進的“卡脖子”問題實行實時監控、科學研判、綜合用力,絕不猶豫等待。一旦發現某個項目有工期滯后的苗頭,立即啟動預警機制,由公司分管領導帶隊到現場蹲點,直到警報解除為止。由此,七公司參建的高原鐵路隧道四級圍巖保持月進尺130米的掘進速度,全國水利行業最大直徑盾構“向家壩水利工程9.2米大直徑盾構機川向1號’”成功始發被中央媒體報道,充分展現了企業攻堅克難的實力和對工期約定的高度重視。佛山西站項目部不僅科學有序推進既定施工任務,還出色完成了原施工單位無法完成的“高難度”動作,為公司在佛山市場滾動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文化浸潤,信用建設“不停步”。企業始終秉承“誠信創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企業價值觀,定期舉辦“道德講堂”,從崗位誠信到員工信用,從管理制度到工作規范,從客戶評價到與論監督,對企業信用和員工誠實守信自律度提出全面具體要求,引導員工將個人業績與誠信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公司將誠信作為選人用人標尺,勞動合同簽訂、續訂以及提拔,同等條件下,對誠信守本之人優先錄用,不講誠信之人堅決不用。干部提拔前征求對口業務部門負責人意見,確保提拔人員德才兼備。今年6月受汛期影響,京廣線路基坍塌。公司雄信項目部發揚鐵軍精神,迅速組織搶險救災;長沙地鐵7號線開展“愛心助考”活動,為高考考生、家長及工作人員提供志愿服務;向家壩項目部深夜協助當地村民滅火,組織人員疏散,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樹立良好企業形象。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