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項目”(第一批)名單,金旅客車申報的“5G+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建設”項目赫然在列。這是繼2020年成為工信部工業互聯網企業網絡安全分類分級試點企業之后,金旅在“5G+工業互聯網”建設進程中所獲得的又一肯定。
福建省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項目(第一批)部分列表
“5G+工業互聯網”是指利用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構建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工業生態。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發展,將產生“1+1>2”的驅動效果,打破傳統制造業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島”,促使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全面加速轉型,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搶抓數字化轉型新機遇創新應用加速落地
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工業互聯網體系建設的持續推進已成為金旅客車高質量發展的一把“金鑰匙”。在金旅內部,平均每10個月就能完成一項新產品的研發,研發周期比過去縮短了20%左右,而這樣的變化正是得益于工業互聯網的創新應用。
為了滿足客車行業大規模客戶化定制對新產品快速研發的要求,金旅公司打造了新能源客車數字化協同研發平臺。借助數字化工具,推動三維數模在客車訂單體系中的運用,實現了從設計、分析、實驗、工藝到制造的一體化應用,是面向企業內部客車設計全過程、客車制造各環節以及外部上下游企業的全面協同開發平臺。2019年,廈門金旅客車的新能源客車數字化協同研發平臺入選國家工信部2019年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
作為制造業極具代表性的支柱產業,金旅客車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推進企業模型化研發、智能化制造、數字化管理,實現智能控制、運營優化和生產組織的變革。其中,金旅龍海新能源生產基地的投產,代表了中國客車行業最先進的制造技術,是真正意義上的“工業4.0”工廠。基地配備了包括激光焊接、自動噴涂機器人、大型客車陰極電泳線、EMC空中自動物流輸送系統、模具沖壓和機電一體化總拼裝臺等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實現高度自動化生產和工藝的升級換代。做為福建省重點項目,基地項目可謂是5G+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落地實施的深度實踐。
5G+自動駕駛金旅領跑智慧出行“一起向未來”
對于中國客車而言,在中國制造2025綱領指導下,智慧交通產業正在從藍圖走向現實。憑借高速率、低時延、大容量等優勢,5G通訊網絡不僅能夠鋪設“信息高速公路”,還能為傳統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方案降本增效,助力聰明的車輛在智慧的道路上安全地馳騁。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福建省新能源汽車企業重點實驗室”,也參與多個國家863科技項目和工信部示范的制造業“雙創”項目,金旅已深耕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多年,成為國內在“自動駕駛”領域為數不多的、具有“自動駕駛”量產方案的整車企業。
從2012年組建自動駕駛研發團隊伊始,第一代金旅自動駕駛車輛2017年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完成首秀。此后,金旅推出了第二代自動駕駛客車“星辰”,成為行業首推的“雙駕雙控”自動駕駛產品。2021年,金旅車聯網V2X網絡信任支撐技術應用項目成功入選國家工信部正式公布《車聯網身份認證和安全信任試點項目名單》。
截止至今,金旅的自動駕駛車輛已實際交付132臺,應用于地鐵接駁專線、微循環公交、快速路公交、園區通勤擺渡、景區觀光游覽等一系列場景,實際運行里程超過100萬公里,在環境感知技術、多傳感信息融合技術和智能決策技術等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基本達到了常態化運營能力,成為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的“領航者”。
加快5G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中國制造”正在加速轉型為“中國智造”,在這創新洪流中,金旅客車自當勇往直前,當仁不讓。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