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將“超常規最大力度”精準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消息,讓氫能產業再次站在市場聚光燈下。四川省提出,將探索氫能源汽車通行高速公路費用全免,鼓勵城市對氫能源貨車城區不限行,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全域推進氫能源設備更新。
事實上,四川省的動作是今年地方政府和企業大力發展氫能產業的一個縮影。政策層面,今年以來包括山東、河南、廣東、安徽等省份先后印發產業支持細則;企業層面,近期多地百億級氫能基建項目陸續落地,應用場景也不斷取得突破;市場方面,今年一季度燃料電池車產銷量分別達到歷史同期最佳水平。此外,一季度氫燃料電池車招標總量已接近2023年全年。
多地“超常規”支持氫能產業發展
4月16日,四川省召開研究進一步推動綠氫全產業鏈發展及推廣應用工作會議,四川省省長黃強表示,深化拓展綠氫全產業鏈布局,大力推廣示范應用,積極搶占未來新賽道。據悉,四川要大力開放典型場景,加強氫能在交通等領域示范應用,探索氫能源汽車通行高速公路費用全免。
上述會議透露出的一個重要信息是——四川將參照人工智能1號創新工程,對氫能產業采取超常規最大力度精準支持,以應用為導向,發揮資源優勢,破解卡點、堵點,推動綠氫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無獨有偶,今年以“超常規”力度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還有山東省。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山東省科學技術廳三部門發文稱,自2024年3月1日起,對本省高速公路安裝ETC套裝設備的氫能車輛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試行2年。
4月17日,北京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提出加快重點行業車輛“油換電”“油換氫”,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北京市提出,今年底前,新增和更新的機場大巴、環衛車、4.5噸以下郵政車、輕型物流車輛的純電動或氫燃料電池車比例要分別達到30%、40%、50%和80%。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認為,發展氫能仍需“示范先行,引領氫能低碳轉型新方向”。萬鋼建議,下一步在考慮當前遍布各地城市群示范的基礎上,可以連通構建“氫能走廊”,形成綜合化、規模化示范工程,打造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氫能交通愿景。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下一步將會有更多地方跟進免收氫能源汽車高速公路費用的支持政策。
今年,還有多個地方出臺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具體文件。例如,4月8日,鄭州市印發《鄭州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4—2035年)》,提出到2025年,鄭州市氫能產業總產值達200億元,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不少于5家,提高涉氫裝備制造能力,力爭氫燃料電池系統產量達到10000套,氫燃料電池整車產量達到5000輛。
新項目技術研發取得突破
在企業端,氫能領域的技術和應用場景也正加速突破。上海證券報記者從中國石化獲悉,近日,兩臺氫能重卡成功完成從北京到上海的跨省長距離運輸測試。這次歷史性的旅程標志著我國氫能車輛在實際運輸領域的重大突破。
氫能車輛具有補能速度快、適合長途重載運輸的特點。然而,由于加氫站網絡的不足和車輛續航能力的限制,氫能交通在過去一直局限于較小的地理范圍。在此次行程中,車輛從北京市大興區青云店油氫合建站出發,經過約1500公里的行程,跨越京津冀魯蘇滬6個省份,在沿途的7座加氫站進行了加氫補能,最終順利抵達上海市青浦區青衛油氫合建站。
3月21日,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國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在位于長春市的中車長客試驗線上進行了時速160公里滿載運行試驗。此次試驗是我國首次實現時速160公里氫能列車全系統、全場景、多層級性能驗證,標志著氫能在軌道交通領域應用取得新突破。
中車長客國家軌道客車工程研究中心新技術研究部副部長王健表示,目前,國內還有相當一部分鐵路屬于非電氣化鐵路,它們往往地處偏僻,對其進行電氣化改造成本較高。相比之下,這些線路如采用氫能源動力列車,既能節省電氣化改造費用,又可實現綠色低碳環保等目標。
記者注意到,近期還有多個重大氫能項目取得重要進展。4月16日,東方電氣與中國石化合作的東方電氣石化氫能(江西)有限公司氫能全產業鏈項目獲備案。該項目投資100億元,建設氫能產業園總部、制氫基地、氫能科普中心及展示中心等。首期用地100畝,后期規劃用地900畝。
3月28日,中國華能華中分公司與大冶市人民政府簽訂大冶市礦區綠電綠氫制儲加用一體化氫能礦場綜合建設項目協議。該項目是湖北省首個實現可再生能源與電解制氫耦合的示范項目。項目將新建總裝機容量300MW至600MW集中式光伏電站、總制氫規模不低于12000Nm3/h的制氫工廠、氫氣撬裝站,以及搭建氫能全產業鏈智慧運營管理平臺,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達2.6億元。
今年產銷量有望再創新高
從市場的反應來看,2024年一季度,我國氫燃料電池車的產銷量達到歷史同期最高水平。中汽協數據顯示,一季度氫燃料電池車產銷量均邁上千輛大關,分別同比增長33.4%和14.7%。
業內人士表示,國內氫燃料電池車市場今年分布呈現“前低后高”的特點,結合近期氫燃料電池車招標市場的表現,以及氫燃料電池車和用氫成本穩步下降,今年氫燃料電池車投放有望超過2023年,再創歷史新高。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總量分別為5668輛和5805輛,分別同比增長55.3%和72%。
再來看今年氫燃料電池車的招標情況。根據已公開的信息統計,一季度全國各地招標總數達到2000輛,與去年全年招標總數持平。其中,氫能重卡成為絕對主力。
山西省呂梁市政府的1000臺氫能重卡項目是今年目前最大的訂單。呂梁市2月發布公告,為積極拓展氫燃料車在交通領域應用場景,向社會公開征集1000臺氫能重卡供應商。根據早先發布的產業規劃,呂梁市規劃每年采購氫能重卡1000臺,5年內氫燃料電池汽車采購量至少達5000臺,到2035年氫燃料電池汽車達到2萬臺。
3月22日,遷安市氫電綜合能源站項目——新能源氫燃料電池半掛牽引車采購項目招標公告發布,招標人唐山市悅安氫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將采購49噸氫燃料電池半掛牽引車500輛。以單輛車最高限價130萬元計算,招標額度達到6.5億元。
中信建投最新預判認為,進入4月,影響氫能產業相關上市公司股價的關鍵因素將從政策預期轉向基本面的實際訂單、中標及銷量數據能否超預期。預計4月起,氫能產業鏈的基本面數據將迎來較大邊際變化。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參觀報名??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展位預定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