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出電動汽車激勵計劃后,泰國政府正在推動電池制造產業,這是使泰國成為電動汽車東南亞區域中心的計劃中的一部分。
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辦公室(BOI)今日發布公告稱,在泰國批準新的激勵措施以促進本地電池生產后,包括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因湃電池、億緯鋰能、國軒高科、欣旺達、蜂巢能源在內的七家中國公司對在泰國投資“非常感興趣”。
官方還表示,今年晚些時候預計至少有兩家公司將明確在泰投資,第一期總投資額超過 300 億泰銖(IT之家備注:當前約 59.4 億元人民幣)。
BOI 秘書長表示,該委員會近期將與寧德時代和中航鋰電等中國最大的 10 家電池制造商會面,討論投資激勵方案,還將與電動汽車制造商小鵬汽車會面,鼓勵該公司在泰國投資。迄今為止,BOI 已向總價值 770 億泰銖的 103 個項目提供投資激勵政策,項目包括電動汽車開發及其供應鏈。
今年 2 月,BOI 秘書長 Narit Therdsteerasukdi 表示,泰國政府將向希望在泰國建廠生產電池的公司提供現金補貼,補貼金額將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而泰國政府還將提供 30%-50% 的建廠成本補貼。此外,該委員會還批準了激勵措施,鼓勵企業將大型卡車和公共汽車轉換為電動汽車。
當然,關于泰國政府的新激勵措施,還有以下信息:
電池制造商必須符合一系列標準,才有資格參加投資促進計劃;
電池必須具有不低于 150wh /kg 的高能量密度和不少于 1,000 次充電的壽命周期;
企業需要在 2027 年底之前提交投資提案;
為購買進口或本地產電動公交和卡車的公司推出特別所得稅減免計劃,直至 2025 年底。
據悉,該計劃預計將在泰國道路上投放 6,000 輛電動公交車和 4,000 輛電動卡車,遠遠高出目前的總數。
特別推薦: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