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藍汽車完成了國內第一次氫燃料汽車整車燃燒試驗。試驗車輛為深藍汽車SL03氫電版,在滿氫滿電下模擬燃燒最極限場景,氫氣瓶沒有爆炸,燃燒到一定階段,安全閥破裂后,氫氣快速釋放,周邊沒有明顯火勢增長,另外,動力電池在如此極限情況下,也未被引燃。
氫氣的爆炸極限是4.0%~75.6%(體積濃度);氫氣是最輕的氣體,泄漏后會快速上升擴散。
隨著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普通大眾對氫車和氫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談氫色變以及對其安全性質疑的現象仍不在少數,這個實驗對質疑做出了有力回應。
實驗結論顯示:氫瓶有應對火災情況的主被動安全措施,不會發生爆炸;氫氣泄放時間短,3分鐘可完全解除涉氫風險;氫氣泄放過程中,火勢僅整車高度方向和車尾方向有增長,水平面其余方向無明顯增長。
燃料電池行業研究
沈陽大東區31噸及以上燃料電池牽引車、自卸車最高補貼105萬元/臺
3月27日,沈陽大東區政府發布《大東區關于支持氫能暨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對直接購置氫燃料電池車輛且單車自然年內累計純氫行駛里程2萬公里以上的給予購置補貼,其中:8噸及以下物流車最高50萬元/臺;12至31噸物流車最高85萬元/臺;31噸及以上牽引車、自卸車最高105萬元/臺;9.5米以下客車最高50萬元/臺;9.5米以上客車最高90萬元/臺。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參觀報名??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展位預定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