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加文·紐森一行來到位于福田區的深圳巴士集團安托山智慧場站,在親身登上場站內的新能源巴士參觀后,他對車輛擁有的先進充電技術和智慧化程度大為贊嘆。
場站內,無論是市民邊喝茶邊等車充電的日常場景、還是巴士上AI管理的安全系統,都讓美國參觀團留下深刻印象,切身感受到了“未來交通”的便利和魅力。
場站內新型候車亭。
綠色交通便利
“喝杯茶的功夫電就充好了!”
據了解,安托山場站是深圳巴士集團屬下的“標桿”新能源綜合場站,于2018年5月通電運營。“場站內有6個充電堆,80個充電終端也就是充電樁,單個充電堆的功率達到1080kW,配電容量4800kVA。現在,這里的日均充電量達12000度,日均充電車次有214車次。”深圳巴士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記者在場站采訪看到,白天安托山場站主要開放給社會車輛進行充電。在位于場站入口的辦公樓1樓黨群活動中心,專門打造了一個供司機們等候充電的休閑區,里面還非常人性化地設置了桌椅、閱讀區、多媒體播放屏,以及乒乓球臺、桌球臺等。司機們可以一邊輕松地休息或是娛樂,一邊等候自己的車充好電。由于場站內快充電樁多,普通私家車一般充電速度很快,充滿一次僅需1個多小時,用司機們常說的話便是:“喝杯茶的功夫電就充好了,可以‘滿格’再出發!”
夜晚12點后,場站便進入了公交大巴“充電時間”,這樣晝夜交替的模式,讓新能源充電資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在安托山場站“過夜”的大巴有80多臺,“最大車型比亞迪K8充滿電只需要100分鐘,而最小的車型比亞迪B6連一小時都不用。這種綠色、高效、清潔的交通場站,是我們深圳交通未來發展的趨勢。”該負責人表示。
智慧管理引入AI等最新技術。
智慧交通發力
AI安全管理事故率下降50%
除“新能源”,“智慧化”是安托山場站更顯著的一個“標簽”。記者看到,在場站智能調度中心的調度大屏上,可展示車隊核心可視化數據平臺及業務系統,利用大數據、AI算法及5G通信等技術,實現了車隊核心調度業務的精細化管理,打造出一個“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的綜合調度管理運營監測體系。
在車輛安全管理方面,車隊利用智能調度系統實現遠程車輛安全監管,車輛上的智能識別設備利用AI算法的行為分析功能,識別駕駛員的不良駕駛行為,確保行車安全,同時自主研發的AI查違功能,可以智能識別斑馬線未禮讓行人、路口超速等違章行為。“自系統應用以來,事故率和違章率下降了50%,全天候全覆蓋智能識別違章,每分鐘查控6000臺。”管理人員介紹。
同時,在服務乘客方面,運用智慧系統實現了公交車科學營運,服務升級。如:營運車輛利用智能調度系統的北斗精準定位和ETA歷史站間數據,可加強發車監控和車輛運行實時糾偏,實現到站穩定、準點的公交服務,線路準點率達98%;“乘客乘車舒適度”查詢系統可對超過車輛核載人數50%的線路進行預警,方便車隊有效掌控客流;營運車輛安裝客流采集設備,識別乘客的OD信息,通過“公交大腦”規劃大站快車,可為80%的乘客節約20%的通勤時間,讓公交出行更為輕松便利。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