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1、開辟氫能航空新賽道!工信部等四部門發文
10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局四部門聯合印發《綠色航空制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到2025年,將完成氫能源飛機關鍵技術可行性驗證。到2035年,新能源航空器成為發展主流。
企業動態
1、東岳集團氫能園區示范項目環評公示
10月9日,山東東岳研究院有限公司氫能園區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第二次公示。該實驗項目由科技部、山東省科技廳及東岳研究院共同出資1.05億元,在山東東岳未來氫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廠區建設,包括光伏、儲能、制氫、固態儲氫、氫熱電聯供設施。預計2025年11月建成。
2、20臺!氫沄新能源再次向宇通交付燃料電池系統
10月8日,氫沄新能源再次向宇通交付20臺燃料電池系統,為城市運輸場景注入清潔動力。這一合作進一步鞏固了氫沄新能源在燃料電池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市場地位。本次交付的20臺燃料電池系統將為宇通31噸自卸車提供動力。這些車輛將被投入到渣土倒運等城市運輸場景中。
3、中極氫創首臺PEM制氫系統順利發貨
9月28日,中極氫創自主研發的首臺PEM制氫系統經過無數次的測試驗證,完成出廠調試。首臺設備成功交付,順利發車。中極氫創此次交付的PEM制氫設備,在核心力量的技術方面,配備超強的氫能裝備集成能力,體積更小功能則更強。在制氫過程中軟件操作可實現無人值守,展現出超高的自動化。
行業大勢
1、“三峽氫舟1”號成功首航!
氫燃料電池動力示范船“三峽氫舟1”號10月11日上午在湖北宜昌三峽游客中心(九碼頭)完成首航,這標志著氫燃料電池技術在內河船舶應用實現零的突破。據測算,“三峽氫舟1”號相比傳統燃油動力船舶,預計每年可替代燃油103.16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43.67噸。
2、首批5輛!山西孝義氫能源城際公交投入運營
近日,山西省孝義市首批5輛氫能源城際公交正式開始試運營。目前,車輛將全部投入孝義至介休兩城的往返線路,這是孝義市推進氫能源在公共交通領域應用的又一次具體實踐。
3、最高時速23公里/小時!山西曲沃正式投放氫能源助力自行車
9月28日,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氫能源公共助力自行車正式投放市場。據報道,曲沃縣氫能源公共自行車投放是完善縣域內公共交通服務體系的重大舉措,運營范圍為曲沃縣城區內,設立有9個停靠點,主要分布于縣城內主干路,該款氫能自行車采用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儲氫0.5立方米續航70公里,最高時速23公里/小時,人工換氫僅需5秒鐘完成。
國際視野
韓華海洋開發無人潛艇氫燃料電池系統
10月4日,韓華海洋(原大宇造船)表示,該公司已被韓國國防科學研究所(ADD)選定為“無人潛艇能源系統”項目中的氫燃料電池系統試制品研發的優先協商對象。據悉,此次韓華海洋參與的子項目是開發“多功能模塊型無人潛艇用氫燃料電池系統”。韓華海洋將負責開發多功能模塊型無人潛艇能源技術,制作用于性能驗證的試制品,并執行相應的設計驗證支援和試驗支援服務。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現場參觀報名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