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位于贛江新區經開組團的江西凱馬百路佳客車有限公司總裝車間,工人們正忙碌地對即將出口沙特阿拉伯的147輛高端旅游客車進行裝配和調試。“各條生產線開足馬力生產,‘出海’版圖遍及澳大利亞和西亞、中東市場。”公司副總經理李晗介紹道,今年上半年出口客車總值達2.3億元,同比增長285%。
凱馬百路佳客車的前身是江西客車廠,作為新中國第一批客車制造企業,公司在2007年獲得客車制造業最高要求的美國DOT、澳大利亞ADR安全認證,并開始大批量出口高端豪華客車。在韓國,百路佳客車生產的新能源公交車,已融入當地人的交通生活;在沙特阿拉伯,亮麗的雙層豪華巴士成為當地耀眼的存在;在澳大利亞,百路佳客車的市場保有量達3000多輛,使用場景涵蓋了旅游、客運、城市公共交通等。
產品涵蓋6米至12米各型公交、旅游小巴及中巴,為澳大利亞市場研發制造首輛氫燃料客車,出口150臺客車服務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足球賽……優良的品質成為百路佳客車打入國際市場的底氣,百路佳客車設立了4個外籍專家工作組,不斷開發適合海外市場的新產品。“雙面鍍鋅處理骨架工藝和U形梁車身結構,能夠在事故中有效保障乘客的生存空間,提高整車骨架的耐腐性和側傾安全。”總裝車間經理張朝強介紹,公司已擁有專利技術58項。
“逐漸打破原有市場格局,由最早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進行‘點式’銷售,發展形成了由美洲、大洋洲、歐洲、非洲等區域組成的片狀‘網絡式’銷售服務。”李晗告訴記者,隨著國際市場逐步復蘇,百路佳客車已暢銷全球33個國家和地區。如今,公司建立了現代化的生產體系和組裝車間,具備年產5000臺大客車的生產能力,是省內唯一取得工信部新能源客車產品目錄和生產資質的廠家。
優化貿易結構、創新服務模式,一個個建鏈、延鏈、強鏈項目在贛江新區落地,助力新區形成了從零部件生產到整車制造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目前,經開組團已集聚江鈴、凱馬百路佳等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企業和60多家核心零部件企業,“江西造”客車正加速駛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