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位于國家一類口岸站阿拉山口站內,10余臺大型施工機械正緊張有序地進行路基填筑施工。隨著阿拉山口站換裝場擴能改造施工的展開,蘭新鐵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線工程全面復工。
2022年11月開工建設的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線工程位于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線路自蘭新鐵路精河站起,途經精河縣、博樂市、阿拉山口市,接入阿拉山口站,全長70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為國鐵Ⅰ級電氣化鐵路,建設工期2年。
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線工程將同步對精河、蘑菇灘、博樂東、阿拉山口站4座既有車站進行改擴建,新建阿拉山口站綜合查驗場,改造該站集裝箱換裝場。
“換裝場改造完成后,5條換裝軌道將由原先的470米延長至800米,能對整列火車完成整體換裝作業,提升過貨效率。”中鐵一局精阿鐵路項目部經理羅文輝介紹。
“新建的綜合查驗場,將解決‘一關兩檢’與鐵路部門運輸調車、到發作業的干擾問題,提升口岸過貨能力。”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烏魯木齊鐵路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徐同付說,經過前期的緊張籌備,目前,全線拌合站、鋪軌基地等臨建、配套設施均已建成,500余名施工人員也已全部進場。
徐同付表示,新疆鐵路部門將嚴把施工安全質量關,確保線路零缺陷開通,服務和支撐向西開放、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促進中歐班列提質增效。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