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即沖刺,起跑即決戰。近日,武漢三鎮中心項目樁基施工節點圓滿完成。自項目開工以來,突破重重困境、攻克重點難點,通過精心策劃、緊密部署、高效建造,于本月順利完成主線樁基施工,現場高峰期累計投入旋挖鉆機25臺,累計完成樁基2700余根,受到相關方的一致好評。目前,項目處于內支撐施工及土方開挖階段。
本工程位于武漢市江漢區青年路與解放大道交匯處,東臨萬松園路、西臨青年路、南臨解放大道。本項目屬于武漢市核心中的核心,周邊不僅有華中最頂級的2大醫院(同濟和協和),更是武漢最繁華的武廣商圈,聚集了武廣、世貿、新世界、K11購物中心等大型商業,還環繞著恒隆廣場、花園道、泛海城市廣場、龍湖江宸天街等漢口區代表商業。毗鄰青年路、建設大道等漢口核心主干道。建設大道是武漢知名的金融一條街,沿線高檔寫字樓聚集,集合了幾乎武漢所有中外資銀行,還有如法國領事館和眾多外企駐扎。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漢口新地標。
場地內整體平坦,拆遷基本完成,四周已用圍擋封閉。東側萬松園路為單向雙車道,道路狹窄,大型車輛通行困難;東側萬松園路為單向雙車道,道路狹窄,大型車輛通行困難;東南角緊鄰市民主黨派大樓,距離基坑邊線最近約6.5m;西側青年路為城區主干道,車流量大,白日較為擁堵,通行狀態不佳。南側緊鄰一棟超高層辦公樓,距離基坑邊線最近約13m;場地北側大部分緊鄰已有建筑物。場地內部地鐵二號線下穿而過,將項目分為兩塊區域,地鐵軌道控制線距離兩側基坑邊線約4.5m,盾構隧道直徑為6m,頂部最大埋深約14.30m,底板底埋深約20.30m,左右邊緣線距離基坑邊線最近處約10.5m。
施工期間,高效、優質的策劃方案在中建八局四公司項目管理人員不舍晝夜的辛勤努力下,逐一落實。項目管理人員充分考慮項目周邊環境特征及水文地質條件,克服鬧市區施工交通調度困難、環境保護要求高、平面轉換次數多等種種不利因素,科學安排交通部署,合理調度資源分配,分區推進、同步穿插施工,保障施工現場有條不紊,緊密銜接,得到了業主單位的高度認可。
面對緊張的工期任務,項目嚴抓安全質量不放松。在工程建設攻堅期,開展“全員履職返璞歸真夯基提質一次成優”主題質量月活動和“遵守安全生產法當好第一責任人”主題安全生產月活動,并以系列活動為契機,針對安全隱患,鋼筋、混凝土實體質量等方面展開自查自糾,強化落實整改,保障安全質量,提升整體履約能力。
為加強青年隊伍人才建設,進一步提升管理人員質量管理能力,項目同業主單位共同組織策劃優秀項目學習觀摩,全體管理人員一同前往中海萬松九里項目學習觀摩。全體人員聽取了項目工程概況、項目創獎情況、項目過程管理及創優創獎技術標準介紹,隨后參觀了項目水電井、空調機房、消防泵房、柴發機房等,了解了重點區域管綜排布情況,就項目創優過程中安全管理、工序穿插、計劃管控、質量管控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風勁帆滿圖新志,勇立潮頭謀新篇!武漢三鎮中心項目將繼續以“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為目標,持續完善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施工方案,全力以赴抓節點、保安全、促生產,奮力完成年底預售節點施工目標,打造精品優質工程,向公司及業主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