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化時代下,你以為的傳統公交也悄悄變了樣!近日,在臨港新片區智能網聯云控平臺一期樣板路段,已完成“網聯化”改造的浦東33路公交已投入運營。這是臨港投控集團數基建板塊和公共交通板塊聯動的最新成果——在傳統公交加裝OBU(車載單元)。
車尾自帶讀秒式“紅綠燈
這臺經過“網聯化”改造的浦東33路公交,通過“司機屏”實現車路協同伴隨式信息提醒、道路預警信息等;通過“乘客屏”實現車路協同場景播報,及時公布相關信息服務;通過“車尾屏”,實現公交前方路況透視功能,顯示行車動態信息。在不久的將來可通過“手機屏”(臨港出行”小程序)實時預定公交班線、查看實時車輛位置,真正做到“四屏聯動,實時交互”,為市民帶來更為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
手機屏當傳統公交車裝上“千里眼”和“智慧腦”,經過“網聯化”改造的公交可根據道路實際情況,實現自主避讓、減速、障礙物繞行、盲區預警、異常態勢提醒等,車尾投射信號燈、斑馬線行人橫穿、擁堵等道路交通信息,實時告知前方路況信息,避免因公交遮擋造成后方跟車車輛闖紅燈、碰撞等事件,減少“鬼探頭”、“誤闖紅燈”等安全隱患。
據悉,預計于今年五月,臨港新片區將完成對60臺傳統公交的網聯化改造,進一步提升公交車輛運行的安全性和平穩性,優化公交乘坐舒適度,打造具有臨港特色的公共出行新風尚。
特別推薦: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