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建甌首批城區“微循環”公交正式交車。
為解決城區街道老舊小區居民出行不便的問題,去年11月,建甌市交通運輸部門牽頭建甌公交公司,開展實地走訪、調研,并廣泛征集群眾意見,最終制定了3條環繞建甌城區背街小巷的微循環公交線。
“所有微循環公交均為單向循環運行,城市道路有固定公交站點的,按照固定公交站點停靠,小街小巷內沒有固定公交站點的,采取招手即停、隨上隨下的方式,以便群眾乘車出行?!苯óT公交公司副經理何斌介紹,每條線路都投入了10輛綠色環保的7座新能源汽車,車輛外觀融入“千年建州·理學名城”字樣和極具建甌歷史文化底蘊的鼓樓、建溪河等圖案,車身為紅白相間涂裝。“微循環公交票價采取全程兩元制,刷卡、投幣、掃碼支付都可以,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免費乘坐。目前,學生卡優惠乘車等優惠政策暫不適用于微循環公交。”何斌說。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