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乘坐軌道交通出行將越來越方便——7月18日,來自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消息稱,年內,軌道10號線二期剩余段、5號線一期中段、18號線有望通車,軌道謝家灣站2、3號口等11個出入口將開通。
今年上半年,重慶交通開投集團加快在建項目建設,共完成建設項目投資231.4億元,城市公共交通完成客運量12.89億人次,超額完成“雙過半”目標任務。
年內有望開通的三段軌道線路
均進入動車調試階段
在軌道交通方面,為確保在建項目早日通車,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持續強化要素保障,按照“前期、開工、在建”三張清單管理,建立難點卡點、征地拆遷、管線遷改、手續辦理等4本臺賬,動態梳理難點卡點問題35個。同時,集團全面落實日周月調度、周報告、月通報制度,強化質量安全管控。
一系列舉措,推動了在建軌道交通項目跑出“加速度”。10號線二期剩余段、5號線一期中段、18號線已開展動車調試工作,有望年內建成通車。
在建軌道交通建設
跑出“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我市軌道交通其他在建項目新增施工點120個,20臺TBM順利始發,其中15號線一期100%的車站(區間)進入主體施工,44段區間進入主體施工階段,創建三星級智慧工地17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由中鐵八局承建的軌道27號線沙坪壩站通道施工順利完成,正式進入車站主體施工階段。該站建成后,將與既有軌道1號線、9號線、環線通過換乘通道接綜合換乘廳實現換乘,成為重慶首座四線換乘站,并將成為我市首個實現城軌快線與地鐵、高鐵線快速換乘的車站。為減少施工噪音和揚塵對周邊居民影響,中鐵八局項目部建成了一個2400平方米的封閉施工大棚,就像一個“金鐘罩”,把施工現場全部罩起來,施工人員在全封閉的大棚里作業,實現綠色施工。
中心城區
小巷公交線路達34條
在公共交通運營方面來看,上半年重慶城市公共交通客運量12.89億人次,同比增加4.6%,完成全年目標的50.1%。
上半年,重慶交通開投集團優化調整公交線路148條,特別是完成3條與軌道同向的過江長大公交線路優化,調整后線路單車載客量提升至440.7人次/日,增幅10.2%;首推6條“響應式下客”公交線路,縮短了乘客單向出行時間約3-5分鐘。
為彌補常規公交車型無法通達狹窄、坡陡、彎急道路,我市加快開通城市小巷公交線路。上半年中心城區新開通5條小巷公交線路,目前中心城區運行小巷公交線路34條,投入143臺運力,日均運行超0.34萬班次、營運里程1.36萬余公里,運送乘客2.74萬人次。
下半年,重慶交通開投集團將繼續深入落實便民惠民相關舉措,推動軌道謝家灣站2、3號口等11個出入口開通,開行軌道高義口站接駁小巷公交1條,推動打造“愛老敬老”公交服務專線8條,推動軌道“愛心預約”出行。
此外,重慶交通開投集團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國際工程投標,加大海外市場推廣力度,推動城市交通一體化產業鏈不斷走向世界。重慶交通開投出資成立的重慶時代電氣實現海外市場供電系統 EPC 項目訂單零的突破。
為推動智慧交通建設,重慶交通開投集團還啟動了數字化轉型數字平臺項目建設,打造集團數字化轉型的數字底座,為后續軟件開發提供平臺支撐,方便市民出行。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