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0日至16日是我國第33個全國節能宣傳周,今年節能宣傳周的主題是“節能降碳,你我同行”。市公交集團全力推動公交節能降碳,記者昨(11)日從市公交集團獲悉,按照公交替代私人交通出行方式測算,今年全年,綿陽公交貢獻碳減排量可達3萬噸。
市公交集團持續推動車輛能源結構優化,公交集團新能源車輛保有量由175臺增至目前的713臺,新能源車輛占比由15.8%提升至59.27%,能耗對比2018年前節約0.39萬元/車/年。 市公交集團持續打造綠色出行品牌,全力營造低碳出行氛圍。去年舉辦了“綿陽公交減碳行動”發布會,發表減碳倡議;上線“碳惠綿州”積分系統,開發運營“碳幣商城”;持續推出公交優惠活動,鼓勵和引導市民優先選擇公共交通出行。截至目前,已激活碳賬戶8萬余個,累計轉換碳幣近40萬個,發售“一路有禮”公交月票近2000張,取得了良好的激勵和引導效果。
同時,市公交集團持續優化公交線網布局,以精準運營投放管理減少低質公里和能耗。以定制公交等方式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多元化出行需要,不斷豐富運營模式,開行高峰快線、社區微循環巴士,解決市民高峰時段通勤和“開始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出行問題,加快推動形成“快、干、支、微”層次清晰、功能互補、換乘方便、高效快捷的公交線網結構。
據了解,市公交集團將繼續發揮綠色出行引領作用,持續優化線網結構,豐富運營模式,改善乘車出行環境,引導市民綠色出行,不斷提升公交出行吸引力和分擔率,積極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目標,踐行“五市”戰略,構建“現代、綠色、低碳、環保”的城市交通量。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