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氣象預報,4月2日至3日,武漢市有大到暴雨,武漢公交集團統(tǒng)一部署,迅速啟動惡劣天氣應急預案,多措并舉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4月3日4時45分,建設十路公交場站,雨勢突然大了起來。武漢公交511路線管員杜偉對即將開頭班的司機胡錦秀像往常一樣安全叮囑道:“下雨天,慢點開,頭班準點走啊!”
5時整,胡錦秀準時從建設十路和平大道口發(fā)車前往武昌火車站綜合體。雖然是開車多年的老司機,但胡錦秀不敢有絲毫的馬虎,每一站她都會多停留幾秒鐘。
511路調(diào)度室,調(diào)度員王娟緊盯著電腦屏幕,查看線路車輛的營運狀態(tài),每隔10分鐘向營運車輛發(fā)布一次GPS語音提醒:“雨天路滑,視線不佳,請您安全行車,規(guī)范進出站,特別注意保持好行人與非機動車的安全距離。”
6時15分,雨漸漸變小。青王路龔家?guī)X公交車站,家長放心線20路兩名志愿者黃光艷和徐星冒雨為學生護學,客串臨時家長,為沒有打傘的小學生撐傘,叮囑他們注意安全。
暴雨中,武漢公交六公司56條線路運營秩序井然有序,公交人默默堅守,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xiàn)。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fā)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guī)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jù)我市路網(wǎng)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shù)的不斷調(diào)整,我們會常態(tài)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jié)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guī)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