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青島市“十四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到:
重點領域
做大高效節能制造業
其他高效節能技術和裝備。圍繞高低壓智能節電系統、節能變壓器、低損耗配變技術、無功補償技術等,推進智能配電、用電技術研發。瞄準世界燃氣輪機技術和氫能技術的發展方向,深入開展燃氣輪機在氫能中應用研究。
做優綠色交通車船和設備制造業
1.夯實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及配套產業
協同發展充電、加氫設施制造業。加強智能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等新型充電技術研發,提高充電便利性和產品可靠性。培育本地加氫壓縮機企業發展,加快建立完備的儲氫裝備研發制造體系,積極發展氫氣壓縮機、液氫泵、加氫機等核心儲氫裝備及成套儲氫設備。
2.加快布局發展綠色船舶制造業
開展綠色船舶設計、制造、管理的全過程研究,重點布局氣體燃料技術、混合動力推進系統、氫燃料技術等技術攻關,積極發展混合動力船舶等綠色船舶制造。圍繞船舶污染控制,重點發展船舶壓載水處理、船舶廢氣處理等綠色環保設備。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