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智慧城市規劃建設,國家層面也推出了相關政策文件。智慧城市以全面物聯、充分集成、激勵創新、協同運作四個基本特征,通過智能傳感設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將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服務聯成網,實現城鎮化、信息化、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可促進城市的各個關鍵系統進行和諧高效地協作,提升資源運用的效率,優化城市管理和服務,改善市民生活質量,實現精細化和動態管理。
??布局智慧城市建設 切入智慧交通大方向
交通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動脈,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構成部分。智慧交通通過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超級計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新技術與交通運輸工程深度融合,最大發揮城市交通效能,建立人、車、路、環境協調運行的交通運行協調體系,實現交通效率和安全的提高,在智慧城市發展建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智慧交通的論調逐年上升,也因此吸引了不少科技企業的目光。
2010年,中國地鐵建設進入一個大跨越時期,地鐵開通城市數量在過去49年基礎上翻倍,成都地鐵也即將開通。智元匯創始人、董事長鄧波和創始團隊一起,在成都的一幢居民樓里,創立了智元匯,開始了智慧乘運的探索。智元匯快速從行業里的新面孔,成長為如今用5G、AI、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建設智慧城市公共出行,已成為成都市新經濟領域的一只“準獨角獸”,“專精特新”小巨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智元匯作為國家“專精特新”企業的代表,深耕于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基于乘客端賦能提升老百姓出行幸福感、獲得感并做深“專精特新”領域,基于細分賽道,能夠引領智慧交通行業的創新,做出智元匯的貢獻。
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會提出,今后五年,成都將積極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徑,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水平。要堅持以“智慧蓉城”建設為牽引,全面推動城市經濟、生活、治理數字化轉型,讓城市運轉更聰明、更智慧。為加快推動數字技術有效融入、新經濟企業積極參與“智慧蓉城”建設,智元匯投入了不少技術資源,據悉,智元匯打造了智慧蓉城物聯感知一張圖,圍繞物聯感知一張圖,基于城市公共交通場景,與阿里云在成都共同服務成都公交邁入“云上公交”新時代,在優勢交通行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對于公眾日常出行而言,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安全和暢通。如何通過智慧化手段,提升通行效率、提高安全系數,這是建設智慧交通需要考慮的最核心內容。智元匯的做法是通過感知云連接城市里的攝像頭及各個地方的傳感器,將各處的數據進行整體匯總,基于地理信息,然后從區市縣到街道到社區,到網格,實現以數據為基底的底座,通過大數據分析與云化處理對整個成都形成云狀的感知圖。例如,因夏日暴雨導致成都某隧道積水,隧道內傳感器超出感知的設備的閾值導致報警,此時調用公安攝像頭成像排查感知預警的真實性并形成有效救援。
?助力強國交通 與伙伴共贏時代發展
在這一切的背后都離不開與阿里云等合作伙伴的強強聯合,成都智元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宋志國在接受新華網記者專訪時談到:“在全國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內,阿里云的產品和公司要進入傳統領域,需要破冰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它不僅是一個產品的進入,更是思想的重新導入。不管是觀念、技術門檻、運營機制,對于傳統城市公交領域內的從業者和決策者,沖擊和影響都是巨大的?!?/p>
在各個項目的合作過程中,智元匯看到了阿里云的技術人員既吸收了傳統領域的特性,又保留了技術的領先。宋志國說:“阿里云的交付人員特別能吃苦耐勞,跟我們一樣,愿意從早到晚去干一件事。阿里云也讓我們學習到戰略的高度和視野,以及對行業前沿的技術的研判?!?/p>
“城市公共交通的數字化新基建及新基建運營、城市的數字化治理都是我們的賽道。阿里云迭代升級的進化能力,讓我們卸下了一個包袱,戰略我們不用考慮太多,而是更專注在對場景的理解。雙方定位精準,未來三到五年我們的合作會有N個數量級的增長?!?/p>
近年來,隨著新技術的普及,交通運輸行業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線,持續推進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民航等建設行動,并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傮w來看,我國智慧交通的建設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夯實智慧交通的數字底座,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打造更多有影響力的智慧交通新樣板,持續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有力支撐,是整個交通運輸行業不斷奮斗的目標。
據悉,智元匯將持續深耕城市公共交通產業數字化,以數字技術助力公共出行場景生態建設,探索符合超大特大城市特點和發展規律的城市公共交通數字化體系,助力構建城市公交場景數字新經濟,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為助力構建交通強國、科技強國、數字中國持續奮進。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