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隨著9臺公交車緩緩駛入新源社區、西湖村等17個建制村,長沙主城區(芙蓉、天心、雨花、開福、岳麓)城鄉全面實現“村村通公交”。據了解,2022年8月30日長沙已在天心區、雨花區、開福區及岳麓區開通了首批4條“村村通”公交線路,11月30日開通的9條線路為剩余的全部“村村通”公交線路,票價和城區公交價格一致,一律設置為2元,超過65周歲的老年乘客可免費乘車。
今年以來,為達成“城區農村公交實現全覆蓋”目標,長沙市交通運輸局將解決城鄉公交出行問題列入“為民辦實事”清單,多次組織實地調研,充分征求當地村民意見建議,重點考慮村民通勤、趕集等出行需求,結合實際規劃調整公交線網,推進農村道路提質改造、道路安防設施安裝、公交站亭牌建設、純電動車輛購置等開通籌備工作,確保實現長沙主城區建制村100%通公交、城鄉公交100%融入城市公交網絡的“雙百”目標。
公交關系千家萬戶的日常出行,是關乎“衣食住行”的“關鍵小事”,也是影響群眾“滿意度”的“民生大事”,與市民乘客的“幸福指數”息息相關。以前,村里沒有直達的公交線路,村民們出一趟門很不方便,必須走很久的路或者騎電動車,現如今,村民們只需要花2元錢就可以在家門口坐上公交,出行成本降低、安全系數提高,實現了“村內循環、村外接駁”,市民獲得感與滿意度大幅提升。
家住湘江新區云集村的村民吳利發深有感觸,開通3個月的C9公交線已成為他們首選的交通工具,“如今有公交車可以直達鎮上趕集,不用騎電動車挨凍,老年人還免費,挑著菜早上6點半就乘車去鎮上,中午坐車回,現在大家到鎮上都勤快多了。”對村民們來說,“村村通”公交不僅降低了出行成本,更是破解了城鄉“兩次元”壁壘,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切實感受到了長沙“溫度”。
長沙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村村通”線路均采購符合農村道路通行條件的小型純電動車輛,挑選經驗豐富、無行車事故的“公交里手”擔任駕駛員,依托智能調度平臺準點定時發車,保障城鄉居民“高興出門、平安回家”。
長沙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歐璟表示,將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到公共交通行業全過程,持續填補公交線網薄弱區域、提高服務供給能力,探索創新農村運輸服務發展模式,將“村村通”項目打造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公交“示范”,為長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