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對全國13個城市授予“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稱號。其中,浙江湖州市、金華市入選,成為“十三五”期間50個創建城市中首批被命名的“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
這兩地在創建國家公交都市期間,有哪些變化?一起來看——
湖州市
近年來,湖州聚焦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推進城市綠色出行,積極探索公交優先發展的“湖州模式”。
突出示范引領
“三個率先”推進改革深化
率先實現市域公交全覆蓋
2021年6月開通市區至三縣的跨縣城際公交,同步實現“純電動化、一票制、移動支付、IC卡互聯”四個全覆蓋。
率先探索共享單車大融合
全國首創無樁化單車借還新模式,創建期建設公共電子圍欄814個,年均借車量達到438萬人次。
率先實現購買服務新發展
出臺《湖州市政府購買公共交通服務辦法》《湖州市政府購買公共交通服務考核辦法》等制度辦法,建立完善集成本核算、服務考核、財政補貼、績效評價等為一體的政府購買公交服務“7+1”政策規制體系。
筑牢項目基石
“三個大力”強化支撐保障
大力推進站場建設
創建期內新改建港灣式停靠站331個,新建信息化公交站亭20個,中心城區公交站點500米半徑覆蓋率達到100%;出臺市區場站建設政策指引,場站充電設施覆蓋率達到93%。
大力落實路權保障
科學增設公交專用車道47.1公里,中心城區公交專用道長度達到84.38公里;建成總長11.1公里的公交優先通行信號系統項目。
大力優化運力供給
構建“城際網、城市網、城鎮網、鎮村網”四層線網體系和“快線公交、主干公交、支線公交、微循環公交”四級公交服務。
堅持共建共享
“三個打造”推動持續發展
打造綠色低碳公交典范
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公交純電動化100%全覆蓋;積極開展“綠色出行宣傳月”“公交出行宣傳周”等活動。
打造數字智慧公交體系
深化“互聯網+公交”模式,開發應用公共交通智慧管理服務平臺和智慧公交調度管理系統,年均建設公交電子站牌100個以上。
打造優質服務公交品牌
創新公交服務模式,開通夜間公交、旅游公交等特色線路60余條,推出“玫瑰紅服務專線”“黨史教育公交”等品牌線路10余條。
金華市
自2017年列入“十三五”時期第一批國家“公交都市”創建城市以來,金華將公交都市創建與城市治堵工作有機結合,扎實推進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創建。
創建期間,金華在超額完成省定11大類54項任務的同時,創新開展了“互聯網+城市交通監測服務平臺”、人行道“雪亮工程”、治堵文化進工地等特色工作,創造了“金華經驗”,切實改善了公眾交通出行環境以及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效率。
2019年,金華公交率先實現刷碼乘車全覆蓋,成為全國第一個全面普及移動支付的公交城市。金華公交先后榮獲全國“互聯網+公交”創新特別貢獻獎,“金華行”榮獲年度最佳移動支付App體驗獎。
通過創建工作的開展,金華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統中的地位得到提升,擁堵狀況明顯緩解,群眾對公交滿意度從2017年91.5%提升至2022年的96.9%。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