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公交車沒有傳統站點,開到家門口“點對點”接駁;當走出地鐵、公交站,在招呼站就能坐上客運大巴,解決城際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越來越靈活的公共交通和道路客運,為人們“量身定制”出行線路。
住有所居,人享其行。“十四五”時期,廣州正深化道路客運行業差異轉型升級,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公共交通服務,讓運輸服務更便捷舒適、經濟高效,提升社區居民出行的幸福感。
靈活的公共交通為人們“量身定制”出行線路 圖/通訊員公交宣提供
如約便民專線開通提升居民通勤效率
2020年5月,一條便民車的開通,讓廣州黃埔區萬科幸福薈的居民何女士興奮不已:“有了‘龍湖1號’如約便民服務車的無縫接駁,孩子可以自行坐車上學,省心更放心。”這條“龍湖1號”線是黃埔區的首條如約便民服務車線路,它銜接了社區與學校、商業體和主干道交通,沿途經過地鐵何棠下站、鳳湖四路、會元學校、萬科幸福薈、時代天韻等路段和社區,對周邊市民出行熱點需求進行全輻射,為龍湖街道各社區居民提供了優質、便民的新型公交服務。
“點對點”的如約專線提高了廣州外圍區社區居民的通勤效率。清晨7時,在廣州市增城區綠湖三期(御湖公交站),綠湖首府至燕塘地鐵站如約專線準時發車。這條開通于2020年6月的如約專線全程走高速,從增城到天河,縮減綠湖首府業主通勤時間約30分鐘。
在花都區保利高爾夫郡,一條至珠江新城的如約專線為上班族量身打造。該專線開通于2020年5月6日,線路途經保利高爾夫郡東門、保利城、萬科天景花園總站、天馬河俱樂部等商務住宅區,行經高速公路路段占比超過70%,為沿線居民提供快速、準時、方便的通勤出行服務。
廣州品質化的公共出行服務體系已基本形成,靈活多樣的定制公交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的公共出行體驗。2021年9月,《廣州市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提出,積極推進和完善如約巴士、便民服務車等特色公交,滿足市民不同場景下的精準需求;探索守時公交,采用區域智能調度,提高公交準點率。
據統計,從2020年至今,廣州公交集團共開行66條如約便民線路,目前在運營線路54條,日均服務約3.7萬人次。
“簡約版”客運站分散市區選址靈活覆蓋面廣
全國首個5G如約招呼站——車陂南招呼站很便民 嚴藝文 攝
居住在天河區體育西路附近的謝先生,因工作原因經常前往深圳,他選擇在體育西招呼站搭乘廣深之間的客運班線,“招呼站就在地鐵口,客運班車到達深圳的地點更方便,返回廣州后正好就能走回家。”2020年5月,全國首個5G如約招呼站——車陂南招呼站在廣州正式落成并投入運營。5G如約招呼站覆蓋5G信號,進站車輛5分鐘內完成上下客。
為減輕公路客運通行對中心城區的影響,近年來,多家中心城區公路客運站啟動整合搬遷。然而,城市中心地鐵口、商業中心、樓盤社區、公交總站等區域流動人員多、定制客運出行需求大,省內中短途出行需求上升。為了滿足市民便捷出行需求,廣州規劃開行了一批招呼站,鼓勵、引導定制客運車輛進站運營,同時有效分散客流,緩解節假日期間傳統客運站客流集中,造成擁堵的情況。
招呼站是客運站的“簡約版”,具備傳統客運站的上下客功能。選址更加靈活,多建在地鐵口、樓盤社區、公交總站附近,可覆蓋傳統客運站輻射不到的范圍。2019年12月4日,廣州市印發了《廣州市交通運輸局關于明確廣州市道路客運招呼站設置和管理的意見》,對招呼站的設置、管理、運營作出了明確規定:招呼站的選址應選擇有條件的公交總站、酒店、樓盤社區或其他停靠場所,應當方便營運客車出入,不影響交通通行。
這小小的招呼站分散于廣州市區,相較于傳統客運站的選址,招呼站為周邊居民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這也正是城市道路客運差異化發展的落實。當前,廣州正發揮定制客運靈活性優勢,在既有線路基礎上提供上下車地點、出行時間等出行選擇,逐漸從“站到站”運輸方式向“門到門”運輸方式轉變。
記者從廣州公交集團了解到,目前集團運營的招呼站共有26個,其中天河區主要有車陂南、體育西、東圃等招呼站,越秀區主要有區莊、三元里、越秀公園地鐵站,白云區主要有夏茅招呼站,荔灣區主要有龍溪大道、華林國際等招呼站,海珠區主要有美景中心招呼站等。根據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022年5月,全市共有客運招呼站29個,2020年5月至今累計發送約4.5萬班次、50萬人次。
從“站到站”向“門到門”轉變隨著暑假的到來,在廣州車陂南5G招呼站里候車的旅客絡繹不絕。這是全國首個5G如約招呼站,于2020年5月正式開通。在車陂南地鐵C出口,步行50米即可到達車陂南招呼站,周邊社區密集,居民下樓、出地鐵站就可搭上城際大巴,實現從“站到站”運輸方式向“門到門”運輸方式轉變。招呼站內覆蓋了5G信號,候乘市民可使用5G設備連接5G網絡。利用5G技術,現場視頻監控可實時回傳監控后臺,掌握現場車流、客流情況,實現科學有效調度和安全管理。利用5G網絡“如約招呼站管理系統”,招呼站工作人員可對進站車輛資質、現場情況等實施動態管理。“通過該管理系統,乘客在網絡上買票,我們就能預知乘客數量,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客車發班。”廣州公交集團二汽客運旅包事業部副經理姚遠表示,車輛位置和乘客數量也可通過5G網絡實時回傳的視頻了解,更加快速。記者了解到,招呼站的班車進站車輛5分鐘內完成上下客。交通高峰時段,車輛班次發車間隔不少于10分鐘。乘客可通過網絡購票和現場掃碼購票,或關注“如約城際巴士”微信公眾號查詢并購票。各招呼站的線路分布有所側重,車陂南招呼站以粵西方向為主線路,主要包括電白、化州、湛江、雷州、廉江、河源連平、梅州大埔、江門、新豐、陽西、肇慶等。乘客周先生經常在車陂南招呼站坐車去湛江,他告訴記者:“我住在車陂南附近,走去車陂南招呼站很方便。招呼站設在地鐵、社區附近,我們附近的居民不用跑很遠去高鐵站、客運站坐城際大巴,節約了不少路上的時間。”投入運營兩年期間,車陂南招呼站2020年下半年平均每月共發510班次、運送旅客1583人次,2021年全年平均每月共發946班次、運送旅客4339人次,2022年上半年平均每月共發295班次,運送旅客1352人次。
2022年8月12日《羊城晚報》A15版報道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