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鏡、創可貼、酒精濕巾……各種適老應急物品登上公交車,每個細節都體現著對老年人的貼心關懷。記者9日從成都公交集團獲悉,全新升級的27路公交車已于近日正式亮相,成為成都第一條適老公交線路。
在“硬設施”方面,適老專線全線采用新能源公交車“藍金剛”。低地板配合站臺低入口,可有效提升老年人上下車的便捷性、安全性。車內信息屏特別采用了大字體,并滾動播放敬老愛老宣傳標語。在方便老年人獲取乘車信息的同時,積極營造關心關愛老年人的良好氛圍。駕駛室后方設置了“便民箱”,里面備有放大鏡、方便袋、口罩、酒精濕巾、創可貼等各類應急物品,以備老年人不時之需。
“老年人眼神不好,這個車內顯示的字體很大,很人性化。”乘客李大爺告訴記者,升級后的27路車,針對老年乘客進行了服務優化,提升了老年人出行的便捷性和幸福感。
除了在硬件方面的提升,成都公交集團東星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在“軟服務”方面,適老專線選用接受了嚴格技術培訓考核的星級駕駛員,起步停車更加平穩,確保老年人乘車安全。“他們對沿途的醫院、商場、公園等場所了如指掌,可以為老年人提供熱情周到的咨詢服務。”該負責人說。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