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8時,在大連人民廣場地鐵站客服中心,站務員正在進行客服崗工作交接,“這是咱們新配備的醫療急救包,里面有藿香正氣片、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片,還有相關藥品的使用說明書。急救包跟原來的急救箱放在一起,大家盡快掌握藥品使用方法,以備不時之需。”在19路中山廣場公交車站,乘客張先生剛上車便注意到了擺放顯眼的醫療急救包,他說,“感覺坐車更放心了,感謝交通集團為民服務的用心!”
近日,大連交通集團為已運營的78個地鐵車站、即將運營的25個地鐵車站以及3603輛公交車配備醫療急救包,同時將近4000份醫療急救包發放到一線公交車駕駛員、地鐵駕駛員和站務員手中,為乘客以及一線職工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除醫療急救包外,每個地鐵車站出入口處、站臺以及每臺公交車上,均張貼了心肺復蘇操作流程示意圖。根據交通醫療急救箱配置標準,地鐵各車站還配備了擔架和公眾型急救箱,工作人員將定期對用品進行檢查,及時更新補充。不僅如此,未來部分臨近醫院的地鐵站還將與附近醫院形成聯動機制,配備醫療小組。如乘客需要幫助,醫療小組會第一時間將乘客送往醫院。在特殊情況下,還可以通過電話或視頻連線,請醫護人員進行遠程專業指導。
如果乘客在公交車上遇到突發狀況,在必要情況下,駕駛員可以直接改變行車路線將乘客就近送醫。
首批醫療急救物資投放完成后,大連交通集團將繼續與相關機構合作,逐步對公交車輛、場站以及地鐵列車、車站配齊急救箱和自動體外除顫器。大連交通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集團將同步啟動一線工作人員急救物資使用培訓和應急救助培訓,確保急救物資在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