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優化適老化無障礙交通出行服務。目前,久事公交有多條敬老適老服務線路,為深化敬老愛老特色服務創建,通過“軟硬件”措施雙提升,為特需乘客提供安全、便捷、溫馨乘車環境和服務。不斷對營運車輛進行適老化無障礙設施配置升級,包括無障礙活動踏板、急救藥箱等;結合路口規范操作、關愛特殊乘客、推輪椅乘客使用無障礙設施等加強培訓和輔導,總結提煉適老化服務“三觀察、四提示”操作法并制作示范視頻方便駕駛員線上學習,組織先進職工演示車輛無障礙踏板及輪椅安放處安全帶的正確使用方法,手把手傳授規范服務的細節和技巧,幫助駕駛員熟悉操作規范和操作流程,進一步提高駕駛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公交行業適老化服務能級。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