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壽縣古城—八公山農歷三月十五民俗文化節在四頂山舉辦。為應對陡然驟增的客流量,淮南公交高度重視,提前規劃運力、制定保障方案,并在官方公眾號上提前發布運力安排,全力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高效、舒適的公交出行服務。
常規公交,增車密發運力穩提升。民俗文化節前期,淮南公交對比往年同期客流數據,精準研判4月12日為出行高峰時段。活動當日,淮南公交加大了潘集、鳳臺、主城區至壽縣相關線路的運力投入,如3路、20路、26路、29路、29F路、121路,發車間隔平均縮短5至6分鐘,讓市民乘客能減少等待時間,快速抵達民俗文化節現場。考慮到部分市民游玩至較晚時間,當日29F路“壽縣南門公交樞紐”終點站末班車發車時間由19:00延長至20:30。
定制公交,專屬線路直達更便捷。為滿足市民多樣化的出行需求,淮南公交特別開通了“壽縣古城—八公山民俗文化節”定制公交線路,該線路從蔡家崗換乘中心發車,途經壽陽眼鏡、新華醫院、淮南五中等7個站點,讓市民高效直達壽縣森林公園停車場。
據悉,淮南公交共投入23臺公交車輛參與這條定制線路的運營,發車間隔僅為3至5分鐘每班。高頻次的發車安排、大站快車的營運方式,極大減少了市民乘客的換乘次數和等待時間。活動當日,該定制公交共運營134個班次,運送乘客超5000人次,切實為市民搭建起了一條快速出行的綠色通道。
志愿服務,貼心引導旅途超暖心。為確保民俗文化節期間現場乘車秩序井然,淮南公交在活動當日增派近30名志愿者和安管人員在蔡家崗換乘中心、壽縣森林公園停車場、壽縣南門公交樞紐維持乘車秩序,引導乘客有序排隊候車,確保乘客安全上下車。遇到老人、兒童或攜帶大件行李的乘客,志愿者們主動上前幫忙搬運行李、讓每一位前往民俗文化節的市民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暖意。
據悉,民俗文化節期間,淮南公交共計調動近60臺營運車輛參與文化節核心區域的運營工作,運力較平日增加20%。同時,營運、安全、后勤、志愿者等近百名工作人員全力投入到運營保障工作,在各方齊心協作下,公交運營秩序井然,當日累計運送客流達超10000人次,圓滿完成此次運輸任務。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