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作為廣州“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中位居首位的戰略性產業集群,目前發展得怎樣了?又面臨著哪些挑戰?近日,記者在“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媒體調研行活動中走進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鵬汽車”)、廣州瑞立科密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立科密”)和廣州文遠知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遠知行”),探索廣州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發展現狀。
小鵬汽車于2014年成立,2024年全年交付190068輛汽車,累計交付汽車超59萬輛。截至2024年底,小鵬汽車全球員工數量已經超過2.1萬人,其中研發人員占40%。
“我們是最早從事新能源汽車的企業之一,因此在早期的自動駕駛研發上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果,使得目前我們可以在全車配備高階輔助駕駛技術。”小鵬汽車助理總裁胡逸寧表示,自動駕駛水平是現在左右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的三大因素之一,因此小鵬汽車得到了市場更多的認可與接受。
瑞立科密是專業從事機動車主動安全系統相關核心部件和鋁合金精密壓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曾參與制定了多項國家、行業及團體標準。
“因為廣東這塊熱土的全力支持,我們現在開發的產品已經走向了全世界。目前,我們已經是國內龍頭,并且在世界范圍內名列前茅。”瑞立科密技術總工、副總經理龍元香介紹,自動駕駛的實現離不開電子化的剎車系統。在汽車主動安全領域,瑞立科密的產品連續多年在國內市場處于領先地位。
在龍元香看來,在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早期,中國汽車企業只能追隨外國車企的腳步,但是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興起后,中國的汽車企業開始在新能源賽道嶄露頭角,反而讓很多外國車企需要跟隨中國企業的腳步前進。
在廣州國際生物島上,記者體驗了文遠知行的自動駕駛小巴(Robobus)和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在自動駕駛小巴里,沒有駕駛員、也沒有方向盤,乘客只需要坐在座位上系好安全帶,小巴就會自動開往下一站。
據介紹,自動駕駛小巴于2022年1月正式在廣州國際生物島對外開放運營,為市民提供無人駕駛微循環公交服務,這是中國首個對市民公開開放運營的自動駕駛小巴接駁服務。
文遠知行副總裁黃燁華向記者介紹,文遠知行已在全球7個國家30個城市開展自動駕駛研發、測試及運營,是全球唯一擁有中國、美國、阿聯酋、新加坡四地自動駕駛牌照的科技公司。
“2022年文遠知行在廣州國際生物島率先落地無人駕駛環衛車(Robosweeper)運營服務,這是中國首個開放道路下的全無人環衛車落地運營項目;今年4月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掃路機面世;最近我們的無人駕駛貨運車(Robovan)獲準在廣州開展無人公開道路測試,這是中國首個城市開放道路場景下純無人遠程測試許可。”黃燁華說,“中國自動駕駛領域的多項政策創新和商業突破都是在廣州最先試水落地,自動駕駛已經成為代表廣州新質生產力的一張‘科技名片’。”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