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坐車到廣德,吃個早飯再回來,啥事不耽誤!”日前,隨著江蘇宜興市太華鎮至安徽廣德市新杭鎮的省際毗鄰公交342路開通,原本往來需乘車繞路、頻繁換乘的宜興和廣德兩地市民實現了跨省公交出行的無縫銜接。
近日,宜興太華鎮至廣德市新杭鎮的省際毗鄰公交342路正式開通運營。 微信公眾號“無錫發布” 圖
這是江蘇宜興繼至浙江長興的省際毗鄰公交之后的又一條省際公交線路,全線14公里,宜興太華鎮、廣德新杭鎮各投放一輛公交車,日發班次12個,票價2元,共同執行市民乘車優惠政策。
暢通毗鄰城市交通一體化的“毛細血管”、構建同城化綜合客運體系,對促進毗鄰地區融合、便利百姓出行有重要意義。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到,到去年底長三角三省一市已開通省際毗鄰公交108條,惠及半數以上毗鄰縣級節點。
長三角省際毗鄰公交常態化運行建設始于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次年。2019年4月,三省一市交通運輸廳(委)簽署《長三角交通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備忘錄》,由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牽頭,三省一市成立毗鄰地區公交客運銜接線路試點工作小組,推進省際毗鄰公交建設。毗鄰地區政府建立協商機制,就企業運營、許可審批、后期監管等事項達成共識,推動項目實施。2022年2月,經三省一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組織申報,三省一市市場監管部門發布長三角地方標準——《長三角省際毗鄰公交運營服務規范》,在線網布設、開行頻率、車輛配置、沿途設站、票制票價、補貼方式和安全監管方面提出系統的運營服務標準。
澎湃新聞了解到,長三角省際毗鄰公交不拘泥于運營模式,融合班車客運、公交客運,打破道路客運班線無法中途停靠的傳統,理順了兩種運營模式的審批流程、管理機制等。目前,上海與江蘇、浙江間的毗鄰公交線路多采取班線公交化的運營模式,江蘇、浙江、安徽間的線路多采取公交運營模式。
在經營方式上,三省一市鼓勵經營主體組成運輸聯盟或線路公司,加強市場資源整合、互補。原江蘇徐州至安徽宿州間的省際班車由徐州汽運集團、宿州汽運集團對開經營,票價高、車況差、服務質量不佳,在兩地政府及主管部門指導下,徐州徐蕭公交公司、徐州徐宿公交公司成立,分別運營至蕭縣、宿州的省際毗鄰公交線路,票價高等問題有效緩解。
城市交通一體化?
特別推薦: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