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10時18分,隨著最后一次爆破聲響起,沈白高鐵吉林段黑松谷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中鐵二十三局承建的沈白高鐵吉林段TJ-6標首座隧道貫通,該管段隧道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沈白高鐵吉林段黑松谷隧道位于白山市撫松縣境內,全長422.61米,為單洞雙線隧道,進、出口分別與湯河2號和湯河3號大橋相接。全隧處于淺埋段,洞身最大埋深僅為27.3米,其中Ⅴ級偏壓段占隧道全長的46.3%。圍巖為粗角礫土、安山巖,強風化至弱風化,巖體破碎,且偏壓嚴重,整體穩定性差,安全風險疊加。加之隧道地處兩座大橋之間,橋隧相連場地狹窄、作業條件差、施工干擾大,安全風險和挑戰無處不在,屬典型的高寒地區淺埋土質地層隧道。
中鐵二十三局沈白高鐵項目部結合現場實際,先后多次優化隧道開挖和出洞方案,完善各項應急預案。開工建設以來,嚴格按照相關要求規范操作,不斷優化資源配置,科學組織施工,采取明挖法、三臺階臨時仰拱法、三臺階法施工,以“短、緊、快、勤”的模式,嚴格做到“先探測、管超前、短進尺、弱擾動、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參建員工晝夜不停保進度,緊盯質量安全管控不懈怠,先后攻克了嚴重偏壓、沉降量大、初支變形大、圍巖破碎等技術難題,實現了安全可控、質量穩定、順利貫通的既定目標,為后續隧道仰拱、二襯跟進施工及水溝電纜槽等附屬工程的提速建設贏得了寶貴時間。
“隨著冬施來臨,我們將對貫通后的隧道進口端采用掛網噴射混凝土進行封堵加固,出口端采取熱風炮及安設防火棉被保溫門等升溫保暖措施,確保年末前完成二襯、仰拱剩余施工任務,為轉年隧道明洞及洞門施工創造條件。”中鐵二十三局沈白高鐵項目部經理田延巍充滿信心地說道。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