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在距離地面深約20米的武漢地鐵12號線港口村站-丁家咀站隧道區間(文中稱“港丁區間”),左線始發就遇到了硬巖,強度是水泥混凝土的5倍,施工難度大。目前,已完成掘進100米的區間,成型隧道整體線形順直、觀感良好,且無管片破損、錯臺、滲漏等現象。
工程師檢查右線盾構機拼裝情況
港口村站至丁家咀站區間盾構隧道,右線長1242.3米,左線長1244.9米。經勘查,港丁區間隧道地質復雜,盾構機起步就要穿越一段長50多米的中風化石英砂巖,強度非常大。盾構作業難度大,對盾構刀具要求高、刀盤磨損量大,技術保障要求高。
王斌檢查管片質量
為確保工程施工穩步推進,安全質量有效可控,武漢地鐵質量安全監察部工程師王斌介紹,他們會同施工單位中鐵七局武漢地鐵12號線項目部,調集地鐵施工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才,包括高級工程師3人、專業盾構高級技師1人、超過6年盾構施工經驗的管理人員4名,組成精干高效的施工智囊團,針對土石變化多、巖石強度高、湖水滲透系數大等復雜情況,反復論證,量身定制了破硬巖設計配置的盾構機,重型刀盤采用”6輻條+面板式”配置,刀具采用全盤配置18寸重型滾刀,刀具軸承采用最優質品牌,刀圈采用梯度硬度設計,兼具耐磨性和良好的抗沖擊性能。
目前,右線隧道盾構機已下井完畢,正在緊張拼裝中,一片繁忙。王斌說,軌道交通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武漢地鐵一直致力于在精細管理和質量提升上下功夫,堅守安全底線,嚴格把控工程質量,建設市民放心工程、滿意工程、精品工程。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