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共河南省委“中國這十年河南”主題新聞發(fā)布會在鄭州舉行。發(fā)布會提到, 河南盾構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居全國前列。
盾構機是現代隧道施工的高端裝備,有著“地下蛟龍”之稱。一臺盾構機動輒幾層樓高,重幾千噸,零部件上萬個,僅控制系統就有2000多個控制點,是名副其實的大國重器。
十幾年前,我國盾構機主要依賴進口,甚至盾構施工都難以獨立完成。十幾年后,我國盾構機從無到有、從進口到出口,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這份成績的背后,是一份來自河南的“智造”支持——總部位于河南鄭州的中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裝備集團”)。
中鐵裝備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濟師寧輝東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當時的盾構機全部依賴進口,我國盾構機制造行業(yè)面臨扼喉之痛。修建西康鐵路隧道的時候引進了兩臺TBM(全斷面巖石隧道掘進機),當時花費了6億多人民幣?!安粌H價格昂貴,而且服務跟不上,交貨周期也長,處處受制于人?!?/p>
一定要造中國人自己的盾構機!這是寧輝東和同事們的夢想。而后中鐵裝備研發(fā)團隊反復調研、反復嘗試,一遍遍地重來……2008年,中國第一臺復合式盾構機“中國中鐵一號”橫空出世。2009年6月8日,該盾構機首戰(zhàn)告捷,在天津地鐵三號線營和右線區(qū)間順利貫通,施工實際沉降控制在3毫米以內,一舉打破了“洋盾構”的神話,國產盾構的優(yōu)秀表現在實踐中得到檢驗。
在實現由無到有的突破后,國產盾構機實現由有到強、躋身世界前列,則離不開技術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近幾年,中鐵裝備集團先后研制出世界首臺馬蹄形盾構機、世界最大斷面矩形盾構機、世界最大直徑硬巖掘進機等一系列創(chuàng)新產品。
據了解,隨著近年來中鐵裝備集團不斷攀登掘進機技術高峰,產品和服務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如今的中鐵裝備集團在全國布局了20個生產基地,累計訂單超過1400臺,安全掘進里程超過4000公里,具有掘進機生產特級資質,產品遠銷新加坡、以色列等30個國家和地區(qū),市場占有率連續(xù)十年保持國內第一,產銷量連續(xù)五年世界第一。盾構機已經儼然成為河南驕傲、中國驕傲。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fā)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guī)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tài)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guī)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