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下午,一陣爆破聲響后,象山灣疏港高速后山隧道雙洞順利貫通。至此該工程實現了四座隧道的全線貫通,標志著工程攻克了隧道這一關鍵節點。
象山灣疏港高速昆亭至塘溪段路線全長24.15公里,因為穿山沿海,這條高速的橋梁和隧道占比達到90%以上,其中隧道是建設難點之一。本次貫通的后山隧道為分離式隧道,全長2公里,采用雙向開挖的方式。其中有一個洞口位于瞻岐鎮東一村處,缺乏進場道路,且洞口臨近旅游景區,對施工帶來了不小的考驗。對此,該洞口施工單位TJ-3項目標全體人員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狠抓進度,克服高溫天氣,做好文明施工,努力奮戰了400多個日夜,終于在今天實現了雙洞貫通。
值是一提的是,這條高速公路除了隧道和路基,絕大部分是從橋墩上“凌空而起”的,低則十幾米,高到幾十米。傳統的現澆混凝土作業在高空和大型項目中并不適宜,于是,象山灣疏港高速采用整孔預制梁將高速公路的“路面”在工廠里提前生產完成,據悉,全線共有7138片預制梁組成。除了預制梁,還有很多筑路的部件,它們通過工廠預制后運到項目現場,再通過機器“搭積木”般來完成拼裝施工。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